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D)
A. 以礼乐制维持社会安定
B. 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
C. 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
D. 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
解析:题干中“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的意思是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天子怀有仁德之心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宗族成员是国家的城垒。这句话强调的是周天子通过血缘关系和分封制来巩固统治。A、C两项分别说的是礼乐制度和井田制,B项说的是周天子借助为政有德强化统治地位。这三项与题干所引材料内容不符。
2.《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 )。(A)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宋金对峙时期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官僚精英”。官僚制度是伴随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而正式形成的。由材料中的“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可以推断“这个时代”应早于秦朝。
3.下图是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C)
A. 播种工具的出现
B. 铁制农具的发明
C. 牛耕技术的运用
D. 灌溉技术的进步
解析:通过东汉画像石拓片中的“二牛抬杠”可知,东汉时期牛耕技术已得到运用。播种工具的出现与灌溉技术的进步在拓片中没有体现,排除A、D两项。铁制农具在东汉之前就已发明,排除B项。
4.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 )。(D)
A. 郡国并行
B. 内阁专权
C. 地方割据
D. 门阀政治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东晋时期的政治状况。“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说明皇帝权力小。“宰辅执政,政出多门”说明当时的几大门阀士族控制实际权力。文中的“习俗”指的是门阀土族掌握实权成为惯例。郡国并行出现在西汉初期。内阁出现在明朝,受制于皇权未形成专权局面。东晋时期虽有权臣擅政,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割据局面。
5.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位诗人是( )。(B)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解析:杜甫主要生活在唐天宝年间,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作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6.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
(B)
A. 农业技术进步
B. 商业活动活跃
C. 手工业的兴盛
D. 娱乐业的兴起
解析: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还原了南宋时期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于乡野的场景,是宋代商业活动活跃的缩影。
7.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解析:中书省是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尚书省在元朝隶属于中书省且旋设旋废。门下省是隋唐时期审议中书省决议的中央机关。行中书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关。
8.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日‘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B)
A. 倡导经世致用
B. 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 提倡无征不信
D. 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顾炎武认为“圣人之道”就是“曰‘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题干没有体现经世致用和先秦儒学的义利观,故排除A、D两项。“无征不信”的意思是没有证据的话或事不可信,题干也没有体现,排除C项。
9.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 )。(D)
A. 领事裁判权
B.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开矿筑路权
D. 片面最惠国待遇
解析:“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的大意是某个列强享有的特权,其他列强也可以享有该项特权,刺激列强不断提出特权条件进而谋取更大权益。结合史实可知,这项特权应是英国最早提出的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违法,不受中国法律管束,由本国领事按照本国法律审判。开矿筑路权是指外国获得修筑铁路的权利后,同时获得铁路沿线的土地和矿产开发权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指使节常驻北京使馆区。A、B、C 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0.孙中山说:“(我)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因交通发达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他的主张与下列各项相关的是( )。(C)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权主义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孙中山主张先核定全国的地价,等到将来土地价格因交通条件改善而升值后,增长的价值归国家所有。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的内容。
11.1925年10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攻城先锋队”攻克惠州,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下列各项与之相关的是( )。(B)
A. 黄埔军校校军东征
B. 国民革命军东征
C. 国民革命军北伐
D.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17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