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 )。(C)
A. 北京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解析:河姆渡人掌握水稻种植技术并将稻草、稻壳用于夹碳黑陶的烧制,这和题干中对陶器的相关描述一致,C项正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均属于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不会制作陶器,排除A、D两项。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彩陶,排除B项。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位思想家是( )。(B)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墨子
解析:由题干中“德之不修……是吾忧也”可知,这位思想家关注人的道德修养。孔子重视道德的作用,主张“以德治民”,B项正确。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墨子的思想观点是“兼爱”“非攻”。A、C、D三项与题干内容不符。
3.《汉书》载:“诏贤良日:‘……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 )。(D)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解析:题干引用《汉书》的内容说明“朕”对熟悉古今政事、能够撰文回复问题的贤良人士的器重,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受到重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活跃在汉武帝时期,所以题干中的“朕”指的是汉武帝。
4.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局形势图。这一政局形势出现于( )。
(B)
A. 公元5世纪
B. 公元6世纪
C. 公元7世纪
D. 公元8世纪
解析:由图片可知当时北齐、北周和南方的陈朝形成对峙的态势,此时为南北朝时期。550年,高阳掌握东魏大权,建立北齐。557年,宇文觉掌握西魏大权,建立北周。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这三个国家的建立时间是在公元6世纪。
5.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A)
A. 明经、进士
B. 秀才、进士
C. 明经、明法
D. 明法、明书
解析: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的考试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秀才、进士等科目。明法、明书是专门知识的科目,不被重视。秀才科要求太高,后来逐渐停试。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明经和进士。
6.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
①《沟洫志》 ②《齐民要术》 ③《汜胜之书》 ④《水经注》(A)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沟洫志》是《汉书》“十志”中的一篇,记述汉朝及其之前的水利工程和治水策略,涉及防洪、航运、灌溉等方面,属于农业著述的范畴。《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贾思勰撰写的农学著作,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副业加工有详细记载。《汜胜之书》是西汉时期汜胜之撰写的农业著作,是对当时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①②③符合题目要求。《水经注》是北魏时期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著作,详细技术我国河流的水文情况,不是农业著作,④不符合题目要求。
7.苏轼云:“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 )。
(B)
A.
B.
C.
D.
解析:苏轼话中的“颜公”指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的书法特点是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有《多宝塔碑》。根据B项图片中的碑刻内容和书法风格可知该碑刻作品为《多宝塔碑》。
8.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
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
C. 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D. 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
解析:两宋时期,坊市制度被打破,商业经营环境较为宽松,城市商品经济获得发展。这种情况促成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壮大。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以市民生活为主题的风俗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
9.《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D)
A. 所有的汉族人
B. 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
C. 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
D. 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
解析: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指我国西部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和中亚、西亚的各族人。汉人指淮河以北原辽、金统治下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如汉族人、女真人、契丹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
10.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 )。(D)
A. 中国赔款数量太少
B. “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C. 鸦片贸易未合法化
D. 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解析:《南京条约》签订后我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英国商品进入我国。由于受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在我国销售不畅,导致英国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11.《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变革不能仅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所说的“重大的变革”指的是(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65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