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本单篇文档共12530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模拟试卷 3019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8.8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单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这一说法体现了( )。(B)

A. 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

B. 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

C. 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D. 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解析:“日困而还,月盈而匡”的大意是太阳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体现出辩证的思想,B项正确。

2.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B)

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 民主观念开始渗入政治体制中

解析:秦朝军国大事先由大臣朝议再由皇帝裁决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君主独自进行决策造成的失误。这一做法与君权的弱化无关,排除C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排除A项。D项说法不符合君主专制的特点。

3.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经历“坐一站一跪”的过程,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A. 皇权的不断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 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

解析:通过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看出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相反,君权日益加重。B项内阁制度是明朝出现的制度。C、D两项均未能体现君臣关系的演变。

4.北魏时期政府多次规定:“百工技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 )。(D)

A. 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 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 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 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解析:题干“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反映了北魏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说明北魏政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D项正确。

5.范仲淹进行“庆历新政”的目标是( ),通过提高官员队伍素质,达到克服统治危机,稳定统治秩序的目的。(B)

A. 裁汰冗官

B. 整顿吏治

C. 发展经济

D. 减轻剥削

解析:范仲淹等改革派官员主持的“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就当时的吏治、边防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主张。但是此次改革损害了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招致他们的强烈反对,导致“庆历新政”夭折。

6.王安石变法中,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官府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的措施是( )。(D)

A. 市易法

B. 方田均税法

C. 青苗法

D. 均输法

解析:市易法是政府调节商品贸易,平抑物价的措施。均输法是官府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保证京城的物资供应,节省采购和运输费用,打击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的措施。方田均税法和青苗法是有关农业的改革措施,与题干要求不符。

7.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C)

A. 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B. 虎门销烟对英国的打击最为严重

C.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D. 英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解析:英国之所以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根本原因是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对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要求更为强烈。其他选项也都属于英国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C项决定了其他各项。

8.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学术界内的焦点话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与《天演论》属于同一时期问世的作品是( )。(D)

A. 《海国图志》

B. 《康蝤纪行》

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应诏统筹全局折》

解析:戊戌变法期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进化论思想。由此判断选项所处时代即可确定答案。《海国图志》是魏源创作于鸦片战争后。《康蝤纪行》是一部介绍我国西南情况的著作,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作品,发表时间是1919年。《应诏统筹全局折》是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开展变法的文书,与《天演论》都处于戊戌变法期间。

9.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刊登后,张之洞批评他“忘亲”“忘圣”,翁同龢说他“居心叵测”,孙家鼐认为必然“导天下于乱”,湖南巡抚陈宝箴要求皇帝“饬下康有为……自行销毁”。《孔子改制考》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 )。(C)

A. 维新变法运动遭遇阻力

B.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

C. 颠覆了士大夫传统认识

D. 康有为曲解“托古改制”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的最根本的政治目的就是托古改制。康有为在该书中将孔子作为改制的先师,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士大夫对传统封建伦理的认识,C项正确。

10.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D)

A. 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 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 对中国民主民族革命有指导意义

解析:根据题干“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可知,三民主义不但指导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也指导反封建斗争,D项正确。

11.《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下列对这一政策最恰当的评价是( )。(D)

A.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 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 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 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解析:减租减息政策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的利益,适当地调节了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既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抗日,又可以削弱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条件,从而发动广大农民参加抗日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53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