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仰卧起坐练习发展的肌群是( )。(A)
A. 屈脊柱肌群
B. 侧屈脊柱肌群
C. 伸脊柱肌群
D. 回旋脊柱肌群
解析:屈脊柱肌群的肌肉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骼腰肌、胸锁乳突肌等,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群。伸脊柱的肌肉有竖脊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臀大肌等,负重体屈伸、仰卧两头起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群。回旋脊柱的肌肉有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此外还有对侧胸锁乳突肌和菱形肌等,负重转体、抱头侧屈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群。
2.围绕关节额状轴运动时,其运动形式是( )。(A)
A. 屈伸运动
B. 收展运动
C. 回旋运动
D. 环绕运动
解析:屈、伸是指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所进行的运动。外展、内收是指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进行的运动。回旋、环绕是指运动环节绕其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进行的运动。故本题选A。
3.推铅球出手动作,肱三头肌的运动形式是( )。(C)
A. 远固定向心工作
B. 远固定离心工作
C. 近固定向心工作
D. 近固定离心工作
解析:做推铅球出手动作时,肱二头肌拉长,肱三头肌缩短,所以是向心工作。肱三头肌近躯干端是定点,远躯干端是动点,所以是近固定。故本题选C。
4.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C)
A. 甲状腺
B. 肾上腺
C. 唾液腺
D. 垂体
解析: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甲状旁腺、胸腺和性腺。C项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
5.正常人体心脏节律性收缩的起搏点位于( )。(A)
A. 窦房结
B. 结间束
C. 房室结
D. 房室束
解析:正常心脏的节律起搏点是窦房结,它所产生的自动节律性兴奋,可依次通过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先后传到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工作细胞,使心房和心室依次产生节律性的收缩活动。
6.长跑运动引起体内血液黏滞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
A. 血细胞增加
B. 水分丢失导致血液浓缩
C. 血浆蛋白增加
D. 进入血液的代谢物减少
解析:长跑运动中,大量出汗导致血液浓缩,红细胞与血液的比例相对增大,血流阻力加大,血流速度缓慢,导致血液黏滞性增大。
7.与快肌纤维相比,下面哪一选项属于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B)
A. 肌纤维直径大,毛细血管丰富
B. 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数量多
C. 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数量多
D. 肌纤维直径小,肌浆网发达
解析:慢肌纤维与陕肌纤维的比较:①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线粒体数量较慢肌纤维少,毛细血管网没有慢肌纤维丰富。②代谢特征。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高于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低于慢肌纤维。③生理特征。快肌纤维收缩速度远快于慢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于慢肌纤维,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强,故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容易疲劳。
8.对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项目是( )。(C)
A. 100米跑
B. 200米跑
C. 800米跑
D. 10000米跑
解析:糖酵解系统是供能稍快速、不需要氧参与的系统,通常适用于中长距离的运动项目(如400米跑、800米跑等)。A、B两项属于速度快、爆发力强的运动,主要由磷酸原系统供能。D项属于耐力运动,主要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
9.短跑教学比赛时,学生从听到发令到起动的时间长短属于( )。(B)
A. 动作速度
B. 反应速度
C. 位移速度
D. 力量速度
解析: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短跑起跑中,学生听到发令到起动的时间长短是反应速度。
10.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 )。(D)
A. 做好示范动作
B. 让学生多做模拟练习
C. 纠正错误动作
D. 不断检查动作质量
解析: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在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学生的动作熟练定型,教师教学需要采取重复练习法,不断巩固技术动作,检查并完善动作质量。故本题选D。
11.运动过程中氧运输系统功能达到最高水平时,摄氧量仍满足不了需氧量的要求,此时人体处于何种状态?( )(C)
A. 赛前状态
B. 真稳定状态
C. 假稳定状态
D. 进人工作状态
解析:依据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可将其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与恢复五个阶段。稳定状态又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态称为假稳定状态。
12.为更好地完成旋转动作,要求练习者头部快速向旋转侧扭转,这是利用了哪一反射?( )(D)
A. 牵张反射
B. 翻正反射
C. 腱反射
D. 状态反射
解析:状态反射指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做旋转运动时,头部扭转及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使同侧上下肢伸肌的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的紧张性减弱。故本题选D。
13.人体进行长时间运动时,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B)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磷酸肌酸
解析:糖、脂肪、蛋白质是为人体供能的三大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但是在长时间运动时,肌糖原含量明显降低,脂肪氧化分解比例增大,此时脂肪为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14.人体运动后,为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应多吃( )。(B)
A. 米饭
B.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57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