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法规与政策)模拟试卷53
单选题
1.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不包括( )(B)
A. 配偶
B. 外孙子女
C. 兄弟姐妹
D. 外祖父母
解析: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对公婆和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
2.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C)
A. 一方婚前购买并约定归个人所有的住房
B. 一方婚前接受父母赠与所得的住房
C. 一方婚后依法定继承所得的住房
D. 一方婚后依赠与合同接受赠与其个人的住房
解析:《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3.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原则不包括( )(A)
A. 管理为主
B. 政治关心
C. 生活照顾
D. 服务为先
解析: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坚持政治关心、生活照顾、服务为先、依法管理的原则,从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出发,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军休干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军休干部服务保障和教育管理机制,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4.某居民委员会有15个居民小组,2000户,年满18周岁的居民7500人。在( )的情况下,应当召开居民会议。(B)
A. 201名户代表提议
B. 1501名年满18周岁居民提议
C. 3个居民小组提议
D. 3名街道办事处代表提议
解析:
5.下列情形中,不能认定为因公牺牲的有( )(B)
A. 士官吴某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死亡
B. 军官宋某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而死亡
C. 现役军人万某在下班回家途中遭遇车祸死亡
D. 义务兵刘某被认定为因公致残后因旧伤复发而死亡
解析:现役军人死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确认为因公牺牲: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死亡的;被认定为因战、因公致残后因旧伤复发死亡的;因患职业病死亡的;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死亡,或者因医疗事故死亡的;其他因公死亡的。此外,现役军人在执行对敌作战、边海防执勤或者抢险救灾以外的其他任务中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因公牺牲对待。
6.《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障妇女享有( )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权利。(C)
A. 突出妇女地位
B. 以妇女发展为核心
C. 男女平等
D. 全部的
E. 规定的
解析:
7.社区矫正具有( )的社会作用。(A)
A. 增强刑罚效能
B. 促进社会法制
C. 推动社区建设
D. 严厉打击犯罪
E. 降低犯罪率
解析:
8.下列情况可以被收养的是( )。(C)
A. 小王16岁,父母因车祸双亡
B. 肖某15岁,被父母遗弃
C. 小园3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
D. 小芳6岁,被诱拐儿童
解析: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条件可以被收养:(1)丧失父母的孤儿;(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9.在社会政策评估所采取的一系列标准中,( )是对该项社会政策预期目标的评判。(D)
A. 事实标准
B. 价值标准
C. 行动标准
D. 收效标准
E. 实践标准
解析:
10.未成年人的受保护权指依法接受来自家庭、社区、 ( )和整个社会的特别爱护,使其免受可能遇到的伤害、破坏或有害的影响的权利。(E)
A. 父母
B. 亲友
C. 同伴
D. 文化
E. 社会组织
解析:
11.居民自治以( )为主体。(B)
A. 生活在本社区的居民和移民
B. 本社区居民
C. 城市居民
D. 居住地人口
E. 城市行政区划分
解析:
12.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村民委员会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村民委员会选举,由村民会议主持
C.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小组提名候选人
D. 本村1/5以上村民联名,可直接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
解析: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选举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组成的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法律规定,在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的要求时,村民委员会应当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
13.下列关于村民会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村民会议由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B. 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
C. 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2/3以上通过
D. 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3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
解析:B项,村民会议应当由村民委员会召集。C项,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过半数通过。D项,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2/3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故正确答案选A。
14.流浪者王某想要捐赠自己的财产却遭到了嘲笑和拒绝,是侵犯了公益事业捐赠的( )。(A)
A. 平等原则
B. 自愿无偿原则
C. 公益原则
D. 合法与符合社会公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益事业捐赠。《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进行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捐赠主体是多元的,捐赠是一项平等的权利。故选A。
15.王某把自己捡来的钱捐给某慈善机构就走了,违反了捐赠人的( )义务。(A)
A. 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
B. 捐赠人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
C. 捐赠人捐赠财产兴建公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2002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