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模拟试卷14
单项选择题
1.我们平时看不见空气中的灰尘,当灰尘落在皮肤上时,我们也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当细小的灰尘聚集成较大的尘埃颗粒时,我们不但能看见它还能感觉到它对皮肤的压力。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作( )。(A)
A. 绝对感觉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差别感受性
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作绝对感觉阈限。题干中灰尘聚集成较大尘埃颗粒后,才能使人感觉到尘埃对皮肤的压力,这样大的尘埃颗粒叫作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所以选择A。
2.“看到红色,我们会感到温暖;而看到蓝色,我们却会觉得清凉。”这句话描述的是感觉特性中的( )。(D)
A. 感觉后像
B. 感觉对比
C. 感觉适应
D. 联觉
解析: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看到红色,感到温暖;看到蓝色,感到清凉”描述的就是联觉。
3.阳光下的煤,比月光下的白墙反射的光还要强得多,我们也不会觉得煤比墙白。这属于知觉特性中的( )。(D)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煤反射了比白墙还要白的光,但我们对于“煤是黑色的”这个认知是不会变的,属于明度恒常性。
4.初学文言文,马宁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此后,随着马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凭兴趣可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是( )。(B)
A. 有意注意
B. 有意后注意
C. 无意注意
D. 随意注意
解析: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自觉的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同时具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二者的部分特征。题目中马宁开始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学习比较辛苦,后来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可以自然地进行学习,属于有意后注意。
5.在闭卷考试中,学生做选择题时选择正确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 )。(C)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再现
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恢复几个过程,其中恢复包括再认和再现。闭卷考试,学生做选择题只需要再认正确答案,故这种心理活动属于再认。
6.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一些学过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属于( )。(C)
A. 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压抑说
D. 提取失败说
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遗忘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7.美术课上,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答案有刺猬、河马、土豆等。这种教学方法体现的是( )。(C)
A. 创造性思维
B. 聚合思维
C. 发散思维
D. 直觉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题干中教师借由一个图形,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从而出现多种答案,因此选C。
8.一般人都会用吹风机来吹头发,而不能想到它还是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这种思维属于( )。(B)
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迁移
D. 原型启发
解析: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题干中人们只能想到吹风机可用来吹头发,而不能想到还可以烘干衣服、墨迹,属于功能固着的表象。因此,本题选择B。
9.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偶然地抓到床单一拉,玩具从远处来到了近处,以后这个婴儿就会用这一动作来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是( )。(C)
A. 图式
B. 同化
C. 顺应
D. 平衡
解析:顺应是指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题干中所说的婴儿动作过程是顺应。
1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在( )获得长度、重量、面积和体积等的守恒概念。(D)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形式运算阶段
C. 前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
解析:根据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已经获得长度、重量、面积和体积等的守恒概念,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11.以下关于中学生观察力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B. 持久性明显提高
C. 精确性降低
D. 概括性增强
解析:中学生观察力的精确性提高,因此C项错误。
12.以下属于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 )。(C)
A. 无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
B. 注意特征不存在个体差异
C. 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D. 注意转移能力迅速增长
解析: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76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