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模拟试卷12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模拟试卷12

本单篇文档共6018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1578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9.6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模拟试卷12

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指的是( )。(B)

A. 情绪过程

B. 认知过程

C. 思考过程

D. 情感过程

解析:认知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会觉得糖格外得甜”描述的是感觉特性的( )。(A)

A. 继时对比

B. 感觉后像

C. 同时对比

D. 感觉适应

解析:继时对比是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题干中苦药和糖先后作用于口腔产生了糖格外甜的对比,因此选A。

3.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对老师讲课的声音比较敏感,周围环境的声音则为背景,这体现了知觉的( )。(B)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楚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

4.一名教师在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会引起学生的( )。(A)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解析: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5.很多演员能够在跳热舞的同时,还能完成对歌曲的完美演绎,这体现了他们的注意在哪方面的品质?( )(C)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解析:注意的品质包含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几个方面。其中,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注意的分配的条件有以下两个:(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题目中演员能够进行劲歌热舞的表演,就是注意的分配品质的表现。

6.小学生学习第九套广播体操,这属于( )记忆。(B)

A. 陈述性

B. 程序性

C. 情景

D. 语义

解析: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

7.刘老师经常会问学生一些例如“这道题还有其他不同的解法吗?”“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问题,这说明他注重培养学生的( )。(A)

A. 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 直观动作思维

D. 集中思维

解析: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可将思维划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题干中,刘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8.张乐在阅读《红楼梦》时,根据小说的描述在脑中呈现出王熙凤的形象。这是( )。(B)

A. 幻想

B. 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

D. 创造想象

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依据小说内容想象王熙凤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

9.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出现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 )阶段。(B)

A. 抽象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

B. 去自我中心主义 具体运算

C. 抽象逻辑思维 具体运算

D. 自我中心主义 前运算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所谓去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10.以下不属于维果茨基提出的是( )。(C)

A. 最近发展区思想

B.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C. 先行组织者

D. 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

解析: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C选项是奥苏伯尔提出来的。

11.以下关于中学生感觉的发展正确的是( )。(D)

A. 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听觉感受性保持稳定

B. 听觉感受性不断提高,视觉感受性保持稳定

C. 运动觉和平衡觉发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

D. 视觉敏感度发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

解析:中学生的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区别颜色的精确性明显提高,听觉感受性不断提高,区别高音的能力明显增长,故A、B两项错误;运动觉和平衡觉不断发展,故C项错误;视觉敏感度发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故D项正确。

12.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是( )。(D)

A. 姿态表情

B. 语调表情

C. 身段表情

D. 面部表情

解析: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13.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们克服重重难关去夺取金牌后激动的绕场跑一周,这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B)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道德感

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14.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01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模拟试卷1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