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试卷19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试卷19

本单篇文档共822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2500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8.8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试卷19

单项选择题

1.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 )。(A)

A. 学习

B. 模仿

C. 发展

D. 进步

解析: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能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 )。(B)

A. 分化

B. 泛化

C. 类化

D. 消退

解析:泛化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接近原来的条件刺激,泛化现象就越容易发生。故答案是B。

3.有时候马兰复习得很好,老师却没有提问或测验;有时候马兰没有复习,却遇到了老师的突然袭击。为此,马兰感到很烦恼,老师的做法是没有利用好( )。(A)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选择律

解析:桑代克认为,试误过程主要受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的支配。在他看来,这三条规律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也是人类学习的基础。其中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因此,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做好开始学习时动机的准备。

4.李明的妈妈对李明说:“只要今天晚上能完成作业,就不用参加明天的大扫除。”李明妈妈的做法属于( )。(B)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题干中的描述属于负强化。

5.为了让孩子多吃正餐,家长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你吃完这些米和蔬菜,半小时后就可以吃一块糖”。这种做法运用的是( )。(D)

A. 负强化原则

B. 自我强化原则

C. 替代强化原则

D. 普雷马克原则

解析:在强化时,使用“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题干中描述的便是此种原则。

6.王超在亲眼目睹了那些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成为一个乐于助人、友爱同学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A)

A. 观察学习

B. 迁移学习

C. 试误学习

D. 自身学习

解析:观察学习就是个体通过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题干中王超通过观察欺负弱小的同学受批评和爱护弱小的同学受大家喜爱,而习得了友爱同学的行为,属于观察学习。

7.格式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A)

A. 顿悟过程

B. 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C. 转化过程

D. 观察学习

解析:格式塔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苛勒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过程。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或称完形),对事物、情境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理解,而不是对各种经验要素进行简单地集合。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8.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B)

A.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 联传主义学习理论

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故答案是B。

9.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晓敏为了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第一名获得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C)

A. 外在远景动机

B. 内在远景动机

C. 外在近景动机

D. 内在近景动机

解析:依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类,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与外部奖励相联系。依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类,可分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系;近景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临近期末考试,晓敏为了考试取得好名次获得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外在近景动机。

10.小刚为了期末考试能够得到父母的赞扬和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B)

A. 认知内驱力

B. 附属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生理内驱力

解析:小刚为了得到赞扬和奖励而学习,属于附属内驱力。

1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基本需要的是( )。(D)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的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解析: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把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类。其中,前四种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12.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

A. 班杜拉

B. 斯金纳

C. 罗杰斯

D. 奥苏伯尔

解析:自我效能感的最早提出者是班杜拉。

13.根据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的是( )。(B)

A. 力求成功者

B. 避免失败者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22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试卷1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