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小学教学)模拟试卷2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小学教学)模拟试卷2

本单篇文档共964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1946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6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小学教学)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B)

A. 德育

B. 教学

C. 上课

D. 智育

解析: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的的基本途径。

2.下列关于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唯一途径

B.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

C. 教学由教师的教组成

D. 教学只具有一种形态

解析: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不是唯一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种统一活动;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D)

A. 孔子

B. 杜威

C. 昆体良

D. 思孟学派

解析: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

4.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而学生的认识能力无需特别训练。这是哪种教育理论?( )(D)

A. 传统教育论

B. 形式教育论

C. 现代教育论

D. 实质教育论

解析:形式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而实质教育论则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

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 )实现的。(D)

A. 生产经验

B. 生活经验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1)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2)就教学中教学的任务而言,学生在教学中主要的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即书本知识。故本题选D。

6.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B)

A. 启发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学而时习之”意思为: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意思为: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这体现的教学原则为巩固性原则。

7.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A. 启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启发学生理解,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愿望。因此,本题选择A。

8.以下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的是( )。(D)

A.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 “君子之教,喻也”

C.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D.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为: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君子之教,喻也”意思为:君子教育学生,应加以诱导。这两句话体现的均为启发性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思为: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为:施教者杂乱无章地施教而不按顺序进行,打乱了章法就不可收拾了。这句话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9.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是( )。(D)

A. “温故而知新”

B. “拾级登梯,循阶而上”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析:A选项体现了巩固性原则;B选项体现了系统性原则;C选项体现了启发性原则;D选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0.中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B)

A. 参观法

B. 实验法

C. 演示法

D. 实习法

解析: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及其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1.小学王老师在讲授《穷人》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桑娜和她的丈夫,进行一场表演来体验这对夫妇的心理变化过程。该教师运用了( )的教学方法。(D)

A. 直观法

B. 讲授法

C. 演示法

D. 情境教学法

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题干中王老师让学生表演情景剧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12.《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B)

A. 谈话法

B. 讨论法

C. 参观法

D. 练习法

解析: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题干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是说要经常与人交流讨论,才能获得较全面的知识。因此选B。

13.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B)

A. 班级授课制

B.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64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小学教学)模拟试卷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