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如图谱例出自民歌《南泥湾》,其旋律发展手法是( )。
(C)
A. 重复
B. 对比
C. 模进
D. 倒影
解析:旋律的发展手法分为重复、模进、对比、螺蛳结顶和鱼咬尾等形式。模进也称移位,是指将一个核心音调移高或移低若干音程或者反行、逆行的创作手法。模进使旋律既保持统一性,又有所变化。本题当中的前两个小节和后两个小节节奏型都是相同的,旋律的走向也保持一致,虽然音高上发生了变化,但是仍属于旋律发展手法中的模进。
2.如图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A)
A. 同头换尾
B. 模仿
C. 起承转合
D. 模进
解析:同头换尾是指曲调前部分保持原状,后部分作变化重复。谱例中后四小节是对前四小节的变化重复,仅最后一小节不同,属于变化重复中同头换尾的形式。
3.如图谱例出自歌剧《卡门》,其体裁是( )。
(C)
A. 哈巴涅拉
B. 玛祖卡
C. 进行曲
D. 谐谑曲
解析:谱例片段是斗牛士出场时的音乐,音乐节奏特点鲜明,旋律朗朗上口,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
4.如图谱例中的速度标记是( )。
(B)
A. 柔板
B. 快板
C. 小快板
D. 急板
解析:根据谱例中的速度标记“Allegro”可知为快板。A项柔板的速度标记为Adagio,C项小快板的速度标记为Allegretto,D项急板的速度标记为Presto。
5.如图谱例中,为第6小节选配的和弦是( )。
(A)
A. Ⅳ—Ⅰ
B. Ⅲ—Ⅰ
C. Ⅴ—Ⅰ
D. Ⅰ—Ⅴ
解析:谱例中旋律为F大调,第六小节是d2到c2的进行。F大调的Ⅳ级是
6.如图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在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曾提及,它的名称是( )。
(C)
A. 竖琴
B. 琵琶
C. 箜篌
D. 扬琴
解析: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开头就提到“十五弹箜篌”,结合图片可知选C。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箜篌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此图片上展示的是竖箜篌中的小箜篌。
7.如图谱例的曲作者是( )。
(D)
A. 黄自
B. 赵元任
C. 沈心工
D. 李叔同
解析:从谱例上的诗词可知,这是李叔同作曲的《春游》。《春游》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首三部合唱曲。A项,黄自的代表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是中国的第一部清唱剧;B项,赵元任的代表作品是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C项,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体操—兵操》《革命必先革人心》等。
8.选项图片中,哪一个是西周时期宫廷常用的乐器?( )
(A)
A.
B.
C.
D.
解析:西周时期宫廷常用的乐器为编钟,与A项相符。B项唢呐,又称喇叭,原是流传于波斯一带的乐器,金元时期传入我国。著名的唢呐曲目有流传于山东河南等地的《百鸟朝凤》。C项五弦琵琶,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D项古筝,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
9.图中谱例出自河北沧州《茉莉花》,它被运用在哪一部管弦乐作品中?( )
(B)
A. 谭盾《纸乐》
B. 鲍元恺《炎黄风情》
C. 朱践耳《江雪》
D. 徐振民《枫桥夜泊》
解析:鲍元恺于1991年创作完成的《炎黄风情》,是一部由24首管弦乐曲组成的大型组曲。这部组曲以中国六个省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民歌为主题,绘成了色彩绚丽的音乐画卷,其中包含河北沧州民歌《茉莉花》。
10.首创“水磨腔”并被后人奉为“立昆之宗”,有“曲圣”美誉的戏曲家是( )。(A)
A. 魏良辅
B. 马连良
C. 王实甫
D. 关汉卿
解析:魏良辅是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首创“水磨腔”,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B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413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