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7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7

本单篇文档共7687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5771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7.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7

单项选择题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 )。(C)

A. 明清期间

B. 元朝期间

C. 唐宋期间

D. 隋朝期间

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

2.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C)

A. 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B. 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 1918年出版的《课程》

D. 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解析: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3.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是( )。(A)

A. 正式的课程

B. 领悟的课程

C. 实行的课程

D. 经验的课程

解析: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领悟的课程,是指各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实行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中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

4.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而设计的,具有选择性、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决定是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人才成长的课程是( )。(B)

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活动课程

解析:选修课程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根据题干中的“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而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具有选择性”等词,可知这种课程是选修课程。

5.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C)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隐性课程

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活动课程倡导的理念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相符的。所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活动课程。所以,本题选C。

6.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D)

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 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解析:根据任务进行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A项的课程类型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分类;B项中的三种课程类型不属于一个分类标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来划分的;C项中的三类课程都隶属于综合课程。

7.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属于哪一课程理论的观点?( )(D)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C.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其基本观点为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原理,懂得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题干中布鲁纳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可知属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8.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B)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生本课程

解析: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某沿海城市开设的海洋教育课程,开发主体是某城市,是根据该城市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属于地方课程。

9.由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1975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 )。(D)

A. 目标模式

B. 环境模式

C. 实践模式

D. 过程模式

解析:基于对“目标模式”的批判,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目标模式”是由泰勒提出的。“环境模式”,又称情景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论专家丹尼斯.劳顿和斯基尔贝克。

10.( )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A)

A. 课程目标

B. 课程计划

C. 课程标准

D. 课程任务

解析: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11.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的是( )。(A)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大纲

D. 教学目标

解析: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由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其中,课程设置,也就是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1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学校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是( )。(B)

A. 课程

B. 课程标准

C. 课程计划

D. 课程目标

解析:课程标准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3.下列不是影响课程的最主要因素的是( )。(B)

A. 儿童

B. 教师素养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68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