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模拟试卷13
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你来到户外锻炼,当微风拂面时,你会感到凉爽,阳光照在身上又感觉很温暖,这反映了哪种心理过程?( )(C)
A. 情感过程
B. 情绪过程
C. 认知过程
D. 意志过程
解析:认知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凉爽”“温暖”体现的是人的感觉。
2.两个相同的灰色小方块,一个放在白色背景上,一个放在黑色背景上,结果白色背景上的小方块看起来比黑色背景上的要暗得多。这种现象称为( )。(B)
A. 感觉后像
B. 感觉对比
C. 联觉
D. 感觉适应
解析:感觉对比是指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样两个灰色小方块,一个放在白色背景上,一个放在黑色背景上,结果在白色背景上的小方块看起来比黑色背景上的小方块要暗得多”,这属于感觉对比中的同时对比。
3.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解析:知觉有四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选择性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楚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因此,学生在阅读时画重点线,把文章的重点作为知觉对象,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属于( )。(B)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兴趣
D. 知觉
解析:本题考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教师通过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5.记忆过程包括( )。(D)
A. 识记、保持和遗忘
B. 识记、再认和回忆
C. 识记、遗忘和再认
D. 识记、保持和恢复
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记忆包括识记、保持、恢复等三个过程,其中恢复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和再现(回忆)。
6.学习程度需达到( ),学习效果才最佳。(C)
A. 50%
B. 100%
C. 150%
D. 200%
解析: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到达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一般过度学习花的时间以150%为宜。故答案为C。
7.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 )。(C)
A. 直观动作思维
B. 分析思维
C. 创造性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行动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
8.大伟解决问题时,总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逐一进行尝试,直到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大伟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A)
A. 算法
B. 启发法
C. 爬山法
D. 逆向搜索法
解析: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出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爬山法和逆向搜索法是常用的启发性策略。根据题干描述,大伟使用的策略属于算法策略。
9.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表明儿童此时处于( )。(C)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感知阶段不能脱离实物;前运算阶段已经有了表象思维,但是由于其思维自我中心性和不可逆性,还无法完成绘图这种活动,因为路线图的绘制不可能从一个角度或方位去描绘就能实现。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地图即是通过心理表象来进行绘制的。形式运算强调的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
10.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其中高级的心理机能不包括( )。(A)
A. 不随意注意
B. 随意记忆
C. 抽象思维
D. 观察
解析: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低级的心理机能包括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的动作思维与情绪冲动等,它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高级的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抽象思维和高级情感等,它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支配,通过语言符号的掌握和运用使儿童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11.以下关于中学生知觉发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
B. 开始出现逻辑知觉
C. 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到顶峰
D. 空间和时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
解析:C项正确的说法是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
12.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 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
B. 情绪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C. 情感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D. 情感比较内隐
解析:情绪常由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51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