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综合素质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试卷4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试卷4

本单篇文档共12206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综合素质 章节练习 5783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6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试卷4

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 )。(C)

A. 选拔性

B. 义务性

C. 全体性

D. 强制性

解析: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开放性、未来性、合作性。强制性、义务性、选拔性都不是素质教育的特点。

2.教师要关注( )学生的全面发展。(C)

A. 优秀

B. 单亲家庭

C. 每一位

D. 残障

解析: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应该本着平等的原则,要关注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C项符合题干要求。

3.虽然某校地处山区,教学资源匮乏,但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张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运动会、美术展等。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要求。(B)

A. 面向全体

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D. 培养创新精神

解析: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题干中张老师带领学生开展运动会、美术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

4.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同学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B)

A.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B.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C.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求异能力

D.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

解析: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指出杨老师对问题的解释有误,杨老师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开发意识。题干并没有体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也就不存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5.进入初三,班主任把每周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该老师做法( )。(D)

A. 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 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力措施

C. 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 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班主任把实践活动课的时间拿出来上数学课,违背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是不对的。

6.晓光多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但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方老师说道:“特长需要保持,可是只有打好文化基础,你才能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方老师的做法( )。(D)

A. 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

B. 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C. 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

D. 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方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项和B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应该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所以C项不对,正确选项是D。

7.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期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教学,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D)

A. 诲人不倦

B. 教学相长

C. 循循善诱

D. 因材施教

解析:“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意思是说,学生和学生的能力不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也就是因材施教,答案是D。

8.某中学的校训是“重德、博识、健美”,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B)

A. 开拓创新

B. 全面发展

C. 自主发展

D. 因材施教

解析: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题干中的校训正体现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本题选B。

9.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么做,下列正确的是( )。(B)

A. 马老师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 刘老师正确,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 马老师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秩序

D. 刘老师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解析:刘老师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马老师的思想太传统,是典型的考试论观点,是不对的,答案是B。

10.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D)

A. 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 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 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 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解析: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安排学生校服的颜色,这是不正确的,排除A项和B项。这是对学生的区别对待,没有做到平等待生,答案是D。

1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 )。(A)

A. 因材施教

B. 以教材为本

C. 以课堂教学为本

D. 以教师为本

解析: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

1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D)

A. 相对独立

B. 内在联系

C. 地位不平衡

D. 各不相关

解析:“五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存在内在联系。“五育并举”,不能割裂。

13.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这就是( )的表现。(D)

A. 热爱学生

B. 全面发展

C. 大众教育

D. 个性化教学

解析: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教师应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突出个性化教学。故选择D。

14.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解例题的解法。小明突然举手说,他想为大家演示例题的另一种解法。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20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试卷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