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12
单项选择题
1.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这一概念由( )首先提出。(B)
A. 皮亚杰
B. 洛伦兹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解析:关键期一词是由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在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
A. 夸美纽斯
B. 赞可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 杜威
解析: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3.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
A. 前习俗水平
B. 后习俗水平
C. 先习俗水平
D. 习俗水平
解析:处在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A.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解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5.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C)
A. 生物起源论
B. 交往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劳动起源论
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6.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李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C)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主观能动性
D. 长期性
解析: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首先,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其次,因材施教;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李老师并没有因为小刚和小明弄坏了扩音器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不仅体现了李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更体现了李老师的教育机智。
7.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有误的一项是( )。(B)
A. 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B. 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要及时复原
C. 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
D. 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解析:对骨折的急救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对骨折病人不要勉强解脱衣服;若受伤肢体肿胀 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不可勉强复原;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8.当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法时,某个学生急切地对答案进行验证,但往往是错误的,这种认知风格是( )。(B)
A. 沉思型
B. 冲动型
C. 辐合型
D. 发散型
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另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沉思与冲动的标准是反映时间与准确性。题干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冲动型。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B)
A. 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解析: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早期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方法是( )。(C)
A. 语义联想
B. 视觉想象
C. 谐音联想法
D. 关键词法
解析: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谐音联想法。在记忆历史年代和常数时,使用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11.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 )的动机。(D)
A. 追求利益
B. 追求刺激
C. 避免困难
D. 避免失败
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即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即避免失败的动机。面临任务时,这两种倾向通常同时起作用,力求成功倾向占据优势就会使人奋发向上,避免失败倾向占据优势就会使人行动迟疑退缩,两种倾向势均力敌则会造成激烈的心理冲突。
12.(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C)
A. 苛勒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斯金纳
解析: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13.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它们是( )。 ①知识与技能;②知识与兴趣;③过程与方法;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三维课程目标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708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