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09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09

本单篇文档共1856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模拟试卷 3491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9.60
收藏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09

单项选择题

1.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D)

A. 符号记忆

B. 抽象记忆

C. 命题记忆

D. 形象记忆

解析: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思维还不够深刻,所以他们的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

2.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 )的发表为标志的。(C)

A. 《大教学论》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 《教育漫话》

解析: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D)

A. 班主任工作职责

B. 班主任自身素质

C. 班级学生的质量

D. 对班级学生的了解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可以说,对班级学生的了解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决定其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

4.“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C)

A. 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B. 知行统一原则

C.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 严格管理学生原则

解析: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体现的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5.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具有文化( )。(D)

A. 传递功能

B. 创造功能

C. 更新功能

D. 传播功能

解析:通过开办孔子学院,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说明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功能。

6.我国近现代小学改革始于( )的建立。(A)

A. 上海正蒙书院

B. 三等公学

C. 南洋公学

D. 小学堂

解析:张焕纶在1878年创办了上海正蒙书院,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

7.小学生在学校发生轻微烫伤后,教师应及时处理,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在烫伤处冲冷水降温;②脱去烫伤处的衣服;③送医院处理;④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⑤直接包扎烫伤处;⑥涂抹烫伤药物。(B)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解析:发生烫伤,先用凉水冲一下烫伤处,降温,然后脱去烫伤处的衣服,保持通风,可以涂抹烫伤药物,然后及时通知家长等。伤势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就医。烫伤的伤口勿包扎,要通风。

8.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 )。(D)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记忆回涨

D. 遗忘规律

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防止遗忘,就应及时组织复习。

9.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B)

A. 负向迁移

B. 原型启发

C. 思维定势

D. 功能固着

解析:原型启发是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10.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C)

A. 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力

B. 任务越难,越能激励自己

C. 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

D. 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没有关系

解析:根据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简单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

11.小学生学习了四边形以后,再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 )。(B)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归属学习

D. 并列学习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平行四边形属于四边形,先学习四边形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属于下位学习。

12.桑代克认为,学习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联结,因此他的学习理论称为( )。(B)

A. 顿悟说

B. 试误说

C. 刺激

D. 自我反省

解析: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

13.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C)

A. 精细加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复述策略

解析:认知策略是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考虑的,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其中,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小学教师指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属于组织策略。

14.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雨水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他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

A. 情境教学法

B. 现场教学法

C. 示范教学法

D. 演示教学法

解析:张老师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

15.教师通过和其他同事的“头脑风暴”,收集各种教学“病例”,然后归类进行分析,得出解决对策的方法属于( )。(B)

A. 行动研究法

B. 教学诊断法

C. 比较法

D. 阅读新知法

解析:教学诊断法是教师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856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0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