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综合素质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2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2

本单篇文档共6729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综合素质 章节练习 3538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7.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2

单项选择题

1.( )是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D)

A. 能否在教师行业中立足

B. 能否在学校站稳脚跟

C. 是否关心班集体的建设

D.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本题选D。

2.在Windows系统,如想进入“安全模式”,则在开机的时候按( )键。(D)

A. Alt

B. Esc

C. F6

D. F8

解析:在Windows系统,如想进入“安全模式”,则在开机的时候按F8键。

3.Excel工作簿默认的扩展名是( )。(D)

A. .EXC

B. .ECLX

C. .TXT

D. .XLSX

解析:工作簿即为Excel文件,其扩展名是“.XLSX”。

4.在我国医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 )。(D)

A. 李时珍

B. 扁鹊

C. 华佗

D. 张仲景

解析: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D)

A. 某法院未公开审理15岁少年的案件

B. 某监狱对12岁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C. 某监狱对16岁少年实施职业技术教育

D. 某电视台播放15岁少年犯的个人信息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故D项错误。

6.《三围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C)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解析:赤壁之战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同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此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没有机会以如此大规模进行南征。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故本题选C。

7.人体在深夜里要比在白天分泌更多的抑制疼痛的荷尔蒙。因此,在夜间进行手术的外科病人需要较少的麻醉剂。因为大量的麻醉剂会对病人造成较大的危险,所以如果手术经常在夜间进行,就会减少外科手术的风险。下列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反对在夜问进行手术会减少外科手术风险这个观点?( )(D)

A. 医院在夜里的能量消耗通常比在白天少

B. 出生在午夜至早上7点之间的婴儿要比出生在其他时间的多

C. 在一年期间,人的生物钟对人们暴露于日光照射之下的次数的变化有所反应而发生轻微的转变

D. 尽管一些人已习惯于夜间工作,但夜间其手的灵巧程度和精神警觉性比白天时差

解析:尽管一些人已习惯于夜间工作,但其手的灵巧程度和精神警觉性在夜间比在白天差的话,那么在晚上进行手术的风险是很大的。所以“如果手术经常在夜间进行,就会减少外科手术的风险”的论断是错误的。所以D选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正确。

8.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 )的关系。(D)

A. 上下级

B. 平等

C. 授受

D. 相互促进

解析:从社会学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从道德层面来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二者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本题选D。

9.某校30余名学生因捣乱被教师罚跪操场,这种做法( )。(D)

A. 错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B. 正确,是学生尊重教师的表现

C. 正确,能够维持学校纪律

D. 错误,是一种体罚行为

解析:罚学生跪操场属于体罚行为。

10.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考上者称为( ),第三名叫作( )。(D)

A. 进士 榜眼

B. 贡士 探花

C. 院士 榜眼

D. 进士 探花

解析: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从下到上依次为院试。也叫童试,考上者称为“生员”,即秀才;乡试,也叫秋闱,生员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举人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贡士”:殿试,皇帝主考,贡士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进士,前三名依次叫状元、榜眼、探花。因此本题选D。

11.李明和周强关于喝酒有以下对话:

李明:“我认为,你不该总劝我戒酒。”

周强:“何以见得?”

李明:“至少我没总劝你戒酒啊!”

李明的回答中所隐含的前提是:( )。(B)

A. 如果我总劝你戒酒,你就可以总劝我戒酒

B. 如果我没总劝你戒酒,你也不应该总劝我戒酒

C. 喝酒的人不会对不喝酒的人造成什么影响

D. 喝酒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多大危害

解析:题干中的论点:周强不该劝李明戒酒;论据:李明没有经常劝周强戒酒,论点论据没关系,需在论点论据中搭桥。A选项,只是说了劝戒酒,而题干说的是不劝戒酒,与题十不符;B选项,在不该劝酒和没有经常劝酒之间搭桥;C选项,喝酒人对不喝酒人的影响也与题干无关;D选项.喝酒对身体的伤害与题干无关;因此,正确答案B。

12.双击窗标题栏,会使窗口( )。(C)

A. 关闭

B. 另存

C. 在“最大化”和“还原”之间切换

D. 没有反应

解析:双击窗口标题栏,会使窗口在“最大化”和“还原”之间切换。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说明学生具有( )的权利。(C)

A. 安全

B. 受教育

C. 受尊重

D. 生存

解析:

1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72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