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26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26

本单篇文档共3737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6664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8.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26

辨析题

1.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而基础教育则包括幼儿园、小学和普通中等教育.即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

2.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教育与人口、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关系密切,但是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3.依据斯金纳的观点,正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而负强化则降低反应的概率。(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可见正、负强化均是通过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4.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5.在所有的精细加工策略中,列提纲和利用图形是比较有效地促使学生学习的方法。(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列提纲和利用图形、表格是组织策略,不是精细加工策略。

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在教育中依然适用。(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个体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7.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在一个国家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8.人们在飞鸟的启发下发明了飞机,这说明了原型启发的作用。(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题干所述即为原型启发的例子,故正确。

9.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会妨碍学生的主体地位。(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题干所述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习的组织者、教学互动的指导者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两者并不矛盾。

10.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出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强化法可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而处罚法则是抑制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11.参观法能够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加运用。(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参观法虽然能够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但是运用这种方法较为费时费力,场所的选择也不太容易,而且还要考虑安全问题,因此运用次数不宜过多。

12.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教师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回答所进行的评价,能够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复述正确答案,学生可以再次接受正确知识,加深印象,另外,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发学生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即使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13.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

14.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越大。(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要确保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知识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原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15.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德育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环节开始,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16.智育就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17.1 903年颁布癸卯学制,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1902年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校”的措施,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但这一学制没有施行。1 903年颁布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近代学制,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18.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但它不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才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9.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规模具有决定作用。(A)

A.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373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26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