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0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0

本单篇文档共7117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6782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0

单项选择题

1.( )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B)

A. 外部分组

B. 内部分组

C. 能力分组

D. 年龄分组

解析:题干所述为内部分组的定义。故本题选B。

2.在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这一问题上,遗传决定论者一般主张( )。(A)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活动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其中,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遗传决定论者一般主张内发论。结合题干,本题选A。

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形象

解析:道德认识也称为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埘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故本题选A。

4.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时适合使用的方法是( )。(B)

A. 讲述

B. 讲解

C. 讲读

D. 讲演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式。讲述一般用于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的对象。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时经常采用的。讲读主要应用于语言学科的教学之中,如语义、外语等。讲演是教师在中学高年级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而且要通过深如分析、推理、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概念或结论。结合题干,本题选B。

5.某中学根据当地太极拳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在该校开设了太极拳课程供喜欢太极拳的学生选修。该课程属于( )。(C)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学科课程

解析: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题干中的太傲拳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特色开设的,属于校本课程。故本题选C。

6.多多由于中考没考好受到了父母的责备,之后只要一提起考试就觉得很烦,这是一种( )。(B)

A. 认知失调

B. 态度定势

C. 道德认知

D. 刻板印象

解析: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南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如好感或厌恶、赞成或反对、趋向或回避等心理准备状态。题干中多的表现正是一一种态度定势。故本题选B。

7.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B)

A. 教育无目的论

B.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解析:题干所述表明教育口的的制定要根据个人的内在力量也就是个人的需要,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故本题选B。

8.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是( )。(A)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解析: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沦,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法又称为求同思维法、集中思维法、辐合心维法和同一思维法等。结合题干,本题选A。

9.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 )。(A)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

C. 科学技术

D. 文化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故本题选A。

10.下列关于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B. 自我意识增强

C.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D.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解析: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的伦理道德发展具有成熟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故本题选D。

11.人们在重大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体验称为( )。(B)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感情

解析:依据情绪状态分类,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其中.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例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结合题干,本题选B。

1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遵循的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A)

A.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沦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正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体现。故本题选A。

1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D)

A. 顺序性

B. 不均衡性

C. 互补性

D. 个别差异性

解析:由于每个个体存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方法和于段。故本题选D。

14.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11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0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