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8
单项选择题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前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步骤一:从号烧瓶倒入_____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_____,左手拖住……”这说明韩老师( )。(A)
A. 教学理念偏失
B. 教学态度不端
C. 教学评价不当
D. 教育行为失范
解析:素质教育要求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题干中,韩老师在进行实验课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填空识记步骤,缺少实际操作环节,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理念的偏失。故本题选A。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指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D)
A. 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 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多元化。材料中的段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没有体现纠正学生的研究方法,故本题选D。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B)
A. “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 “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 “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特点,非常好!”
D. “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每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生活。B选项中的教学用语,否定了学生,替学生回答,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尊心,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故本题选B。
4.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C)
A. 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 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 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解析: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重视学生的观点和态度,一味地批评、忽视、武断地否定都是不可取的。面对题干中的这种情况,教师应利用教学智慧,发挥教育机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故本题选C。
5.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B)
A. 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 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 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 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解析:于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体现了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B项正确。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而变化,所以A项错误。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题干中并没有进行分组教学,所以C项错误。循序渐进是要求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题干中于老师是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程度进行的教学,与顺序无关,所以D项错误。故本题选B。
6.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B)
A. 开拓创新的理念
B. 素质教育的理念
C. 自主发展的意识
D. 因材施教的意识
解析: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题干可知,马老师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B)
A.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B. 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
C.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D.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工作方针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结合题干,故本题选B。
8.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诫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王老师的做法( )。(B)
A. 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 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
C. 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 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
解析: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属于邹某的私人财产,邹某对其具有相应的财产权,因此,教师随意删除邹某的游戏账号和购买的游戏装备,是不合法行为,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故本题选B。
9.某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将当地两所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移交给一家民办教育集团承办,并规定对该校所有学生按市场价格收费。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C)
A. 合法,有利于促进薄弱学校本身的内涵发展
B. 合法,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
C. 不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D. 不合法,不得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11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