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6
单项选择题
1.对“杀鸡儆猴”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解释是( )。(D)
A. 期待强化
B. 自我强化
C. 直接强化
D. 替代强化
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杀鸡儆猴”看到的就是惩罚的行为对学习者的强化,故本题选D。
2.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D)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
D. 情感陶冶法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题干中教师采用的是人格感化与环境陶冶。故本题选D。
3.在抓好班级纪律的工作中,班主任应实行( )。(C)
A. 组建班委会
B. 培养正确舆论
C. 先专政后民主
D. 转换自身角色
解析:纪律是学习的保证,班主任在抓好班级纪律工作时,应先制定好班级规章制度,严肃班级纪律,但是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也有发言的权利,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即班主任应实行“先专政后民主”的方式。
4.下列关于道尔顿制说法错误的是( )。(C)
A.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C. 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D. 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解析:道尔顿制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因此,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5.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反映的内容?( )(A)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解析: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故本题选A。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C)
A. 认识的直接性
B. 学生的主体性
C. 认识的教育性
D. 活动的开放性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简捷性、认识的引导性。
7.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 )(B)
A. 稳定性
B. 易变性
C. 功能性
D. 整体性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因此B项易变性与人格内涵相悖,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包括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功能性。故本题选B。
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的?( )。(A)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埃拉斯莫斯
D. 洛克
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拓展了教育的知识范围,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结合题干,本题选A。
9.“庄严自持,内外合一”是我国古代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 )(D)
A. 孔子
B. 韩愈
C. 朱熹
D. 王守仁
解析:“庄严自持,内外合一”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提出来的。故本题选D。
1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
A. 情感陶冶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
D. 品德评价法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存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属于情感陶冶法中的环境陶冶。
11.皮亚杰认为,12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D)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皮亚杰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可以进行抽象思维。故本题选D。
1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可以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能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可以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接受他人的意见,这表明儿童已经能够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即儿童的思维出现了“去自我中心”,这是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特点。故本题选C。
13.学习压力状态实际上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即来自环境的紧张刺激、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和( )。(B)
A. 压力体验
B. 压力反应
C. 压力源
D. 压力强度
解析:学习压力是指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学习压力的来源有三个:(1)来自环境的紧张刺激,即压力源;(2)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即压力体验;(3)个体的反应,即压力反应。故本题选B。
14.下列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B)
A. 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 喜欢听地道的英语而学习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28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