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25
辨析题
1.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某些因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为变化,但并不是学习。
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所学的学科知识中受到知识教育,而且还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作风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思想品质教育。因此,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不论教学的日的如何、性质如何、质量水平如何,只要进行并发生了教学,就会产生某种教育影响,即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3.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贯彻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师,第一,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第二,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4.讲授法和谈话法都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两者皆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5.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强调个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因此题干描述不正确。
6.在教学的任务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核心。(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教学的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其中,前三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力是核心,发展体力是保证,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科学世界观是方向,都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当然,各门学科南于在教学实践中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又各有自己的重点。
7.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而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有重:要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8.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日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故题干说法错误。
9.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因为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因此,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10.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教学中学生通过认识可以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能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只注意到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而忽略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2.陈述性知识回答“做什么\\(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13.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A)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德育途径主要包括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学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间接的道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等教学形式。所以,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14.学校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而不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15.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6.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1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B)
A. 正确
B. 错误
C.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54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