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2
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D)
A. 综合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解析:学科课程是指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学科课程可以是一个大类,如自然、社会;或是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等。根据学科课程的定义可知,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故本题选D。
2.课外活动的形式、方式、参加人数不受学校教育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项目广泛,形式生动灵活。这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D)
A. 自主性
B. 实践性
C. 综合性
D. 灵活性
解析:课外活动具有自愿选择性、灵活多样性、自主性三个方面的特点。活动形式灵活多变、不受限制,很显然体现出了灵活性的特点。故本题选D。
3.“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B)
A. 激情
B. 心境
C. 热情
D. 应激
解析:情绪状态是指和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问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心境情绪的表现。故本题选B。
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的过程。(B)
A.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D. 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解析: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故本题选B。
5.探寻抗战足迹,参观抗战纪念地、纪念馆等活动属于以下哪种德育方法?( )(B)
A. 说服教育法
B. 指导实践法
C. 品德评价法
D. 个人修养法
解析:指导实践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题干所述即属于指导实践法。故本题选B。
6.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德育的( )功能。(C)
A. 生存性
B. 发展性
C. 享用性
D. 控制性
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德育的生存性功能、德育的发展性功能以及德育的享用性功能。这三个个功能是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发展的。首先,人作为一个计会个体,在其社会化进程中需要习得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何做人是一一个人立足的基础。通过德育,个体可以获得礼会性规范,更好地适应社会;其次,学生习得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认同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对个体品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最后,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愿望、需要,从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满足,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题干所述体现了德育的享用性功能。故本题选C。
7.ABC理论中的B指的是( )。(A)
A. 观念
B. 理智
C. 结果
D. 事件
解析: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事件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已所说的话所致,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其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对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即个体的观念,C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故本题选A。
8.一些中学生有很大的理想.但对社会、对未来职业、对自己缺乏真实客观的了解。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 )。(A)
A. 就业意识指导
B. 就业准备指导
C. 就业具体指导
D. 就业心理指导
解析: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意识指导、就业准备指导和就业具体指导三个方面。就业意识指导.就是指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做到“三个了解”(了解社会、职业、自己),树立“三个观念”(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择业观),处理好“三者天系”(国家、集体、个人)。结合题干,本题选A。
9.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D)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解析:课堂纪律的类型包括: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其中.自我促成的纪律是学生对自已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是外部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故本题选D。
10.为了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新课改要求( )。(A)
A.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B.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C.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D.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情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没置综合课程,以适应小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故本题选A。
1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D)
A. 复杂性、创造性
B. 连续性、广延性
C. 长期性、间接性
D. 主体性、示范性
解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意思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故本题选D。
12.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D)
A. 观察法
B. 读书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解析:
13.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 )类型。(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38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