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7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 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
C. 小苏打受热能分解,小苏打可制作发酵粉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解析: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因此,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
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C)
A. He、NO、SO是有害气体
B. 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
C. 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
D. 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解析:NO2、SO2是有害气体,He不属于有害气体;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纤维、橡胶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氯化钠、纯碱、小苏打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钙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3.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B)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氮氧化合物
D. 可吸入颗粒物
解析: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的项目分析,目前计人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臭氧等。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二氧化碳。
4.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冶炼Ti的过程:
①2FeTiO3+6C+7Cl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C)
A. 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 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 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 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解析:反应①生成的气体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TiCl4与生成的MgCl2质量之比为190:190=1:1;在反应①中,反应前后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在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反应②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这里氩气是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5.在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反应物是( )。(C)
A. CO和CO2
B. H2和H2O
C. H2和CO
D. CH3OH和H2
解析: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最好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O2分子,还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要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则原料中另外反应物中C、H、O的原子个数比应为1:2:1。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满足这个条件。
6.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以大量摄入
B. 为保持肉色鲜美,在香肠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C.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 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
解析:大量摄人油脂会导致肥胖;亚硝酸钠有剧毒;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的碘元素;鸡蛋清是蛋白质,可以与重金属反应,生成不被吸收的物质,所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
7.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入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A. 1:1
B. 2:1
C. 1:2
D. 2:3
解析:根据题意知,酸性条件下,NaClO3和:Na2SO3发生氧化还原生成ClO2和Na2SO4,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根据转移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可得该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2NaClO3+Na2SO3═2Na2SO4+2ClO2↑+H2O,所以该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8.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59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