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1
单项选择题
1.图中音乐片段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C)
A. 起承转合
B. 螺蛳结顶
C. 鱼咬尾
D. 顶针
解析: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题干中的旋律片段为《我的祖国》,旋律发展手法是鱼咬尾。
2.在和声小调中,导音上方小六度是( )。(A)
A. 属音
B. 升高半音的属音
C. 下属音
D. 升高半音的下属音
解析:与自然小调相比,和声小调的导音需要升Ⅶ级,其上方小六度为属音。以a和声小调为例,其导音为﹟g,﹟g上方小六度为e,是a和声小调的属音。
3.下列哪两个音为雅乐F七声宫调式的偏音?( )(A)
A. B、E
B. bB、E
C. B、bE
D. bB、bE
解析:雅乐F七声宫调式是以F为宫音且加入偏音“变徵”和“变宫”的七声调式,故需要确认的是“变徵”和“变宫”两个偏音。以F为宫音,则“变徵”为“B”(宫到变徵的音程关系为上方增四度)、“变宫”为“E”(宫到变宫的音程关系为下方小二度)。
4.下列选项中对此旋律的和弦标记顺序正确的是( )。
(A)
A. C:B. C:C. a:D. a:解析:分析谱例中的和弦,第一个和弦包含的音为a—c1—f1—c2,为下属三和弦的第一转位Ⅳ6和弦。第二个和弦包含的音为f—d1—a1—c2,为二级七和弦的第一转位和弦。第三个和弦包含的音为g—e1—g1—c2,为主三和弦的第二转位
5.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大七度的音,叫作( )。(B)
A. 上中音
B. 导音
C. 下属音
D. 下中音
解析:主音上方大七度的音是导音,是对主音倾向性最强的音。
6.《马赛曲》的歌曲体裁是( )。(B)
A. 歌舞曲
B. 进行曲
C. 叙事曲
D. 摇篮曲
解析:进行曲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而创作的音乐体裁,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常用2/4、4/4的拍子。《马赛曲》旋律高亢,充满革命激情,4/4拍子,属于典型的进行曲。
7.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可谓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B)
A. 越剧
B. 吕剧
C. 黄梅戏
D. 评剧
解析:吕剧起源于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评剧发源于河北省唐山市。
8.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是( )。(C)
A. 昆山腔
B. 海盐腔
C. 皮黄腔
D. 弋阳腔
解析: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声腔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是指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故本题选C。
9.唐宋两代盛行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是( )。(C)
A. 俳优
B. 角觚戏
C. 参军戏
D. 南戏
解析:唐宋两代盛行的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参军戏对后世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10.《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 )。(C)
A. 《十字街头》
B. 《马路天使》
C. 《风云儿女》
D. 《桃李劫》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11.图中旋律片段的体裁是( )。
(C)
A. 摇篮曲
B. 圆曲
C. 进行曲
D. 小夜曲
解析:谱例中的旋律片段节奏鲜明、结构方整,通过试唱发现这个旋律片段带有明显的进行感,故本题选C。
12.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59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