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4
单项选择题
1.图中谱例中的旋律片段采用了( )的创作手法。
(B)
A. 模进
B. 鱼咬尾
C. 重复
D. 起承转合
解析:该旋律片段选自《沂蒙山小调》,此段旋律运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下旬的起始音和上句的结束音相同。
2.与速度术语“柔板”相对应的是( )。(A)
A. Adagio
B. Andante
C. Andantino
D. Moderato
解析:Adagio为柔板,Andante为行板,Andantino为小行板,Moderato为中板。
3.《好日子》属于音乐美范畴的( )。(C)
A. 优美
B. 壮美
C. 欢乐美
D. 喜剧美
解析:根据一般美学的分类及音乐艺术的特点,可以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六个基本类型。《好日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展现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属于欢乐美,故本题选C。
4.有板无眼是( )。(B)
A. 散板
B. 一拍子
C. 二拍子
D. 三拍子
解析:在中国戏曲艺术中,节拍用板、眼来表示。板表示强拍,眼代表弱拍。其常用的节拍有一板一眼(二拍子)、一板三眼(四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与散板。
5.下列不属于起拍收拍三要素的是( )。(D)
A. 速度
B. 力度
C. 情绪
D. 姿势
解析:指挥中起拍收拍的三要素为速度、力度、情绪。
6.圆舞曲是一种节奏鲜明而轻快的舞曲,它常用的节拍是( )。(A)
A. 3/4、3/8
B. 2/4、2/8
C. 4/4 、4/8
D. 6/4 、6/8
解析:圆舞曲是一种节奏轻快的舞曲,采用三拍子节奏。
7.完全进行的和弦序列进行是( )。(C)
A. T—D—T
B. T—S—T
C. T—S—D—T
D. T—D—S—T
解析:A项的和声序列进行为正格进行,B项的和声序列进行为变格进行,C项的和声序列进行为完全进行,D项的和声序列进行是错误的,在和声写作中不能出现属到下属(D—S)的功能进行,D—S不符合音乐发展的自然规律,这种进行被视为反功能。
8.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总结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A)
A. 《乐记》
B. 《乐论》
C. 《声无哀乐论》
D. 《梦溪笔谈》
解析:《乐记》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总结儒家音乐思想的著作。
9.图中的歌曲片段出自作品( )。
(D)
A. 《可怜的秋香》
B. 《黄河怨》
C. 《西风的话》
D. 《毕业歌》
解析:“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毕业歌》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表达了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了无数青少年献身祖国。
10.下列不属于八大样板戏的是( )。(C)
A. 《海港》
B. 《奇袭白虎团》
C. 《洪湖赤卫队》
D. 《沙家浜》
解析:“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登上历史舞台。八大样板戏包括五部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两部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一部革命交响曲《沙家浜》。
11.图中旋律片段出自哪部作品?( )
(B)
A. 《c小调第一交响曲》
B. 《b小调第八交响曲》
C. 《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
D. 《F大调第六交响曲》
解析:此旋律片段为《b小调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最著名的一首交响音乐作品。
12.图中旋律出自哪部作品?( )
(B)
A.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B. 《鳟鱼》
C. 《G大调弦乐小夜曲》
D. 《蓝色狂想曲》
解析:题目中的旋律选自舒伯特的《鳟鱼》。
13.交响诗《荒山之夜》是( )的作品。(A)
A. 穆索尔斯基
B. 柴科夫斯基
C. 巴拉基列夫
D. 格拉祖诺夫
解析:《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14.图中旋律片段是( )。
(C)
A. 《威廉·退尔》序曲
B. 《天堂与地狱》序曲
C. 《自由射手》序曲
D.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
解析:此旋律片段选自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作品《自由射手》序曲。
15.下列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与其他三项类型不同的是( )。(A)
A. 《黑桃皇后》
B. 《天鹅湖》
C. 《睡美人》
D. 《胡桃夹子》
解析:《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为舞剧,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77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