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9
单项选择题
1.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D)
A. 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 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 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钢珠做曲线运动是因为钢珠受到了磁铁的吸引力,力改变了钢珠的运动状态而导致的,磁体不能吸引玻璃球。因此用玻璃珠代替钢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钢珠沿直线运动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项错误。当钢珠做曲线运动时,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也就发生了改变,C项错误。本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项正确。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A. 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解析: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细绳的拉力、m对它的摩擦力和压力五个力的作用,A项错误;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对整体有,对质量为3m的物体:F-T1=3ma,解得T1=0.75T,故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故C项正确,B项错误;轻绳刚要被拉断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对质量为m的物体f-ma=T,即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
3.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和b分别沿半径方向射入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砖后,都由圆心O点沿OP射出,对于两束单色光来说( )。
(A)
A. 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
B. 单色光a的频率va大于单色光b的频率vb
C. 单色光a的波长λa小于单色光b的波长λb
D. 两束单色光从射入玻璃砖到由O点射出的过程,在玻璃砖中传播时间相同
解析:通过光路图可以看出,b光的偏折程度大,则b光的折射率较大,a光的折射率较小,A项正确。由光的色散可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B、C两项错误。两束单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不等。所以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也不相同,D项错误。
4.如图所示,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两轨道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该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以初速度v0从轨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且轨道与金属杆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则( )。
(B)
A. 整个过程中金属杆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2mv0
B. 上滑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与重力所做功之和等于C. 上滑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mgh
D. 金属杆两次通过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时电阻R的热功率相同
解析: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回路中产生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属杆ab返回底端时速度v小于v0,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设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I,根据动量定理得:I=mv一(mv0)=mv+mv0<2mv0,故A项错误。上滑过程中,重力和安培力对杆做功,安培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克服安培力与重力所做功之和等于mv02,故B项正确。上滑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一mgh一W安=0一mv02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80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