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7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7

本单篇文档共807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模拟试卷 3570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7

单项选择题

1.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巴甫洛夫

解析: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 )。(A)

A. 生产力

B. 政治制度

C. 经济制度

D. 意识形态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第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第三,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A. 阶段性

B. 互补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解析: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性,但各种心理功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及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则因人而异。所以,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表达。

4.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D)

A. “六三”制

B. “五四”制

C. 九年一贯制

D. 多种形式并存

解析: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学制以“六三制’’(即小学六年制,中学三年制)为主,多种学制并存,包括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以及不划分为两个阶段的“九年一贯制”。另外,还有少数地区实行八年制的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制,中学三年制,但这些地区也正在抓紧实现由八年制向九年制的过渡。

5.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知识本位论

D. 能力本位论

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题干中所述属于个人本位论的范畴。

6.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结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 )。(D)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结构课程

D. 综合课程

解析:综合课程又叫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

7.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 )。(C)

A. 可操作性

B. 可替代性

C. 可转换性

D. 可度量性

解析:课程基本结构具有可转换性,同样的课程功能可通过多样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内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依地区、学校和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课程结构的可转换性为课程模式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可操作性”是指课程结构可以具体实施;“可转换性”是指课程结构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变动。

8.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到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 )。(A)

A. 效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准度

解析:效度是指测验能准确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

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

A. 直观性原则

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解析: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利用播放视频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10.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D)

A. 时快时慢

B. 不快不慢

C. 先慢后快

D. 先快后慢

解析:由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11.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C)

A. 无意记忆

B. 有意记忆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

12.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时,最好引导学生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 )。(D)

A. 运气不好

B. 能力不足

C. 考试太难

D. 努力不够

解析:不同的归因过程和结果会极大地影响个体情绪和下一步行动。努力程度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把考试失利归因为努力程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在之后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成功。

13.如果中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分析,就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D)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解析: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分析,从而根据检测、跟踪结果做出调整,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元认知策略。

1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所针对的情绪状态是( )。(A)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急

D. 应激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地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常常是由某个具体而直接的原因造成的,它所带来的愉快或不愉快会保持一个较长的时段,并且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影响人的感知、思维和记忆。心境具有弥散性——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07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