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73
单项选择题
1.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关于《刑法修正案(六)》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
A. 《刑法修正案(六)》修正的内容涉及刑法分则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渎职罪等章节
B. 《刑法修正案(六)》对刑法的修正方式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有关条文三种
C. 简化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扩大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增加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种类是《刑法修正案(六)》的重要内容
D. 《刑法修正案(六)》的时间效力应当依照刑法第12条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确定
解析:从《刑法修正案(六)》的具体规定看,其对刑法的修正方式包括增加有关条文、修改有关条文两种方式,并无删除有关条文的规定。
2.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8)
A.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 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 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析: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除病理性醉酒外,都应当负刑事责任,没有规定从轻或者是减轻的情节。
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______处罚或者______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______处罚。对于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______处罚或者______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______处罚或者______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______处罚或者______处罚。在这段话的空格中:(2)
A. 1处填写“从轻”,4处填写“减轻”
B. 2处填写“从轻”,4处填写“减轻”
C. 3处填写“从轻”,2处填写“减轻”
D. 4处填写“从轻”,1处填写“减轻”
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处罚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甲乙丙三人均系油漆工。2005年8月11日三人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甲说这油漆是否能燃烧,乙说试试不就知道了,说完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乙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是?(4)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过失
D. 过于自信过失。
解析:
5.下列选择中哪项行为构成正当防卫?(4)
A. 某便衣民警带领联防人员夜间巡逻,见一卡车停在路旁,车上无人,遂前去查看.该车司机回来,疑有人偷车,即找几人持棍赶到现场,民警误认为坏人袭击,开枪将司机打死
B. 甲、乙、丙三人在饭馆喝酒,甲、乙因故争吵并扭打起来,两人越打越激烈,最后各抄起一 把菜刀。丙将两人劝开,在一旁劝说甲,乙突然一刀刺向甲,造成甲重伤
C. 一日,甲忽见乙持刀追逐其邻居年仅8岁的儿子,为使孩子免遭不测,甲随手抄起一根铁棍,把乙打倒。经查,乙左脚被打致粉碎性骨折
D. 甲骑车不慎撞着行人乙,乙上前对甲拳打脚踢,致甲鼻、口流血,然后扬长而去
解析:A项中民警的行为属假想防卫;B项中乙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D项中的行为也构成故意伤害;只有C项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6.甲与乙有仇。一日,甲准备了一袋老鼠药放在自己床头柜里,趁黑溜到乙家中将老鼠药投放到乙的水杯中,看见乙喝完自己投毒的水后才溜回家中。后甲发现,自己的妻子早已把毒药毒了耗子,自己拿的只是一些玉米面粉,对甲应如何处理?(4)
A. 属于不能犯,不负刑事责任
B. 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
C. 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 属于意外事件
解析:甲认识到自己行为将会发生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危害后果的发生,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因而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甲的行为并未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
7.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位于深山的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甲的行为构成?(4)
A. 过失爆炸罪
B. 意外事件
C. 过失致人死亡罪
D.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解析:甲的主观方面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由于是在僻静处,不足以危及公共安全。
8.《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赵某犯敲诈勒索罪,数额巨大,则对赵某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应当是?(4)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解析:参见《刑法》第87、99条。
9.甲某窃取乙某一张面额为7500元的存单后,告知丙某,并向丙某询问存单密码。丙某告诉甲某是乙某手机号码的后四位数字。次日,甲某、丙某、起到银行将存款提出,丙某分得1300元。甲某构成何罪?(1)
A. 盗窃罪
B. 诈骗罪
C. 金融凭证诈骗罪
D. 票据诈骗罪
解析:不成立金融凭证诈骗罪,因为存.单是“真的”,没有伪造、变造。冒领是其盗窃的结果行为,不必单定诈骗罪。
10.甲欠乙1800元人民币,经乙多次催讨,甲提议用其购得的(无法查证)假人民币8000元偿还,乙表示同意并收下。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4)
A. 甲、乙的行为均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
B. 甲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乙的行为构成持有假币罪
C. 甲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乙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D. 甲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乙的行为构成窝藏赃物罪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以假币顶债的性质。这一行为容易被误认为是使用假币,那么就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如果行为人和对方都知道行为人在使用假币,那么就可能构成出售假币罪。
11.香港居民甲携带毒品过境时海关人员乙检查其行李,发现行李中藏有毒品,甲迅速将一枚钻戒塞人乙的衣袋,乙心领神会,便将其放行。事后,甲每次都在乙当班的时候从口岸过境,乙每次都不予检查立即放行,甲每次事后都给乙巨额好处。对乙应以何罪论处?(8)
A. 放纵走私罪
B. 受贿罪
C.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D. 走私毒品罪
解析:乙的行为已经构成甲的共犯。
12.刘某一日晚十时许,从楼外的漏水铁管爬到某单位宿舍四楼,刘某推开窗户借着月光看见宿舍内只有一名女工在床上睡觉,便起奸淫之意,当其潜入室内悄悄地摸向床边时,不慎将床前的脸盆踢响,然后刘某便破门逃跑,刘某的行为是:(2)
A. 犯罪未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解析:刘某在尚未实施强奸行为时,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着手实行,所以是犯罪预备。
13.下列哪种情形是没收财产刑?(8)
A. 甲某贩卖毒品100克被当场查获,对其100克毒品予以没收
B. 甲某使用自己的汽车进行盗窃犯罪活动被法院予以没收
C. 甲某犯走私毒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148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