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 > 企业法律顾问(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民法通则章节练习试卷3

企业法律顾问(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民法通则章节练习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3303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企业法律顾问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 章节练习 6217人下载
价格: 1.10 原价:¥9.00
收藏

企业法律顾问(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民法通则章节练习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民事法律关系中不属于人身关系的是(  )。(A)

A. 债权债务关系

B. 婚姻关系

C. 收养关系

D. 监护关系

解析: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与身份关系两类。人格关系是指基于人格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法通则》规定了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并将上述人格利益确定为具体的人格权。身份关系是指以特定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如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

2.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C)

A. 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B. 民事主体之间的管理关系和经济关系

C. 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D. 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由此可见,民法是调整民事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D)

A. 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 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 推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解析: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益的行为(  )。(B)

A. 无效

B. 有效

C. 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益的行为,其代理人不得以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5.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经发生的债务(  )。(A)

A. 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B. 不承担责任

C. 按份承担责任

D. 由其他合伙人承担责任

解析:退伙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组织失去合伙人资格的行为。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经发生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6.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以其(  )承担民事责任。(C)

A. 主管部门授予它经营管理

B. 集体经济组织授予它经营管理

C. 独立经费

D. 企业出资人所有

解析: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48条规定:机关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以其独立经费承担民事责任。

7.法人以逃避债务责任为目的而成立的清算组织,其实施的民事行为(  )。(D)

A. 有效

B. 部分有效

C. 效力待定

D. 无效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终止应当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以外的活动,但是法人以逃避债务责任为目的而成立的清算组织,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8.下列属于多方法律行为的是(  )。(C)

A. 订立遗嘱

B. 免除债务

C. 订立个人合伙协议

D. 委托代理

解析: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9.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B)

A.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C. 显示公平的民事行为

D. 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解析:无效的民事行为包括: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所A不当选;③对于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⑤违反法律或社会公众利益的;⑥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⑦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C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不应选;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10.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从事的民事行为,应认定为(  )。(A)

A. 无效

B. 有效

C. 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D. 可撤销、可变更

解析: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具备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但欠缺生效要件,因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从事的民事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11.对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撤销、变更请求权的行使期间为(  )。(B)

A. 2年

B. 1年

C. 半年

D. 3个月

解析:对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撤销,变更请求权的行使期间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逾期形式请求权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12.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D)

A. 居间行为

B. 行纪行为

C. 代人传达行为

D. 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揽保行为

解析:本题考核代理的特征。代理制度中的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行纪合同中的行纪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行纪,寄售行为不是代理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居间行为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居间人的作用仅限于“传话筒”,不能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因此,居间、传达行为不属于代理。

13.下列民事责任中是唯一的一种预防措施的是(  )。(D)

A. 赔偿损失

B. 恢复原状

C. 返还财产

D. 消除危险

解析:消除危险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人身或财产具有危险时,他人请求消除已经存在或正在发生的危险。这是十种民事责任方式中唯一的一种预防措施。

14.既无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但为了使他人利益避免损失而为他人管理或服务的行为所生的债,受益人负有支付必要费用而与管理人形成的债为(  )。(B)

A. 合同之债

B. 无因管理之债

C. 不当得利之债

D. 侵权

解析:《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受益人负有支付必要费用而与管理人形成的债为无因管理之债。

15.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权利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停止计算。(A)

A. 6个月内

B. 3个月内

C. 1年内

D. 2个月内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权利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诉讼时效。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30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企业法律顾问(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民法通则章节练习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