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劳务的合同练习试卷2
多项选择题
1.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C)
A. 甲2005年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执行,在缓刑考验期结束后次年又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甲成立累犯
B. 乙1992年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刑满释放后第6年又犯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乙不成立累犯
C. 丙2000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犯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丙成立累犯
D. 丁2001年犯绑架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6年后获得假释,假释的第7年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丁成立累犯
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结束后,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因此甲也就不可能成立累犯,故A项说法错误。乙有期徒刑刑满之后的第6年再犯判处有期徒刑的罪行,原则上不成立累犯,并且乙的前罪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所以也不成立特殊累犯,故B项正确。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是过失犯罪,新罪属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故C项错误。绑架罪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假释,丁的故意伤害行为属于假释考验期满5年内再次故意犯罪,成立累犯,故D项正确。依题意,A、C项当选。
2.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B,D)
A. 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王某贪污案,王某出国潜逃
B. 刘某因为害怕报复,心怀疑虑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对马某提出刑事自诉
C. 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李某表述不清,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 郑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同伙被公安机关抓获,实施毁灭证据和串供行为
解析:刑法规定的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有两种,A项的情况属于司法机关已经立案或受理了的案件,行为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情形。B项属于被害人的原因,不能成立。C项的情况属于司法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以立案的情形。行为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应该是积极的,主要是逃跑或藏匿,单纯的毁灭证据和串供行为不能认为是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故D项的情况依然应该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所以本题B、D两项当选。
3.下列依法配置用枪的人员将枪支私借他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方可作为犯罪处理的有哪些?(A,B,C)
A. 某射击运动员将自己的运动用枪借与他人的
B. 某动物园饲养员将自己的麻醉枪借与他人的
C. 某猎民将自己的猎枪借与他人的
D. 某公安人员将自己的手枪借与他人的
解析:《刑法》第128条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2~3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A、B、C项都属于依法可以配置民用枪支的人员,其非法出借枪支的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方以犯罪处理。D项属于依法配置公务用枪的人员,其出租、出借枪支构成犯罪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
4.铁路道口看守员孟某,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在接到列车将至道口的信号后,未及时放下栏杆,致使列车与一辆正在通过道口的卡车相撞,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中断铁路运行50分钟,孟某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B,C)
A. 玩忽职守罪
B. 不能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
C.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D. 重大责任事故罪
解析:根据《刑法》第134条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以行为人违反规章制度为前提条件,必须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实施了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根据《刑法》第132条的规定,孟某符合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而玩忽职守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在公务活动中,故B、C项当选。
5.保险事故中哪些人员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A,B,C)
A.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
B. 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
C. 保险事故的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
D. 保险事故的理赔员
解析:根据《刑法》第198条第4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故A、B、C项正确,均当选。
6.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走私类犯罪?(A,C)
A. 甲入境时被海关人员查出其随身携带伪造的货币10万美元
B. 乙听说吴某走私进口了一批三星手机,即以低价向其购买了10台在市场上出售
C. 丙系独资企业老板,因欠他人巨额债务,私自将免税购买的两辆进口轿车以市场价180万元充抵债务
D. 丁邀集两个朋友携带非法购买的枪支,乘船到公海上接运走私货品
解析:依据《刑法》第151条第1款的规定,走私伪造的货币的,构成走私假币罪,故A项正确。依据《刑法》第155条第(1)项的规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以走私罪论处。B项中,乙直接向吴某购买的三星手机不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物品,而且数额不算较大,因而不构成走私犯罪。依据《刑法》第154条第(2)项的规定,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的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C项中丙私自将免税购买的两辆进口轿车以市场价冲抵债务,相当于出售,应当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D项中丁在公海上接运走私物品,至于行为人是否再运回境内并经过内海或者领海,题中未交代故不宜选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项。
7.黄某、高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20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高某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对黄某、高某的行为应以哪些犯罪论处?(A,D)
A. 走私假币罪
B. 运输假币罪
C. 故意伤害罪
D. 妨害公务罪
解析:依据《刑法》第157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本题中,黄某和高某的行为应以走私假币罪和妨害公务罪进行并罚,故本题答案选A、D项。
8.孙某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在明知其所经销的电器产品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仍然大量进货销售,销售金额总计达到230万元。一企业因使用这种电器而导致短路,引起火灾,造成3人轻伤,部分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8万元。下列关于孙某行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C,D)
A. 应当数罪并罚
B. 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C. 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D. 应按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中的一个重罪定罪处罚
解析:孙某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同时触犯《刑法》第140条的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第146条的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按照《刑法》第149条第2款的规定,这种情况下两者构成法条竞合关系,则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故B、C、D项当选。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44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