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刑事诉讼法练习试卷9

刑事诉讼法练习试卷9

本单篇文档共15787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章节练习 900人下载
价格: 1.10 原价:¥9.00
收藏

刑事诉讼法练习试卷9

多项选择题

1.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已经在侦查阶段达成调解协议并已经给付,被害人在审判阶段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C)

A. 可以受理

B. 不予受理

C. 对于被害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确有财产可供赔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

D. 对于被害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确有财产可供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90条的规定,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已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2.下列各主体中,能够成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有:( )(A,C,D)

A. 在一起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案件中,提起公诉的某市检察院

B. 在一起强奸幼女案中,被害幼女的哥哥(非监护人)

C. 在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中,被害人的哥哥(非监护人)

D. 在一起纵火案中,被严重烧毁的某国有公司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84条、85条的规定,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1)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4)在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故B项中“被害幼女的哥哥”作为“被害人的近亲属”无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D项中“死亡的被害人的哥哥”可以提起。

3.王某与某甲发生争执,进而两人大打出手,某甲的朋友某乙、某丙(15岁)以及某丁从旁边路过,见状上前试图将其劝开,王某以为是某甲叫来的帮手,于是拿起身边的木棍朝某乙打去,某乙与某丙见状,于是与某甲联合起来将王某痛打一顿,某丁站在一边始终未动。后来,王某被鉴定为轻伤,于是王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过在诉讼过程中,某甲因病死亡,某乙因情节轻微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请问下列哪些人属于王某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赔偿人?( )(A,B,C)

A. 某甲的财产继承人,其子

B. 某乙

C. 某丙的父母

D. 某丁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86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1)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迫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2)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3)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4)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5)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本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某甲已经在诉讼过程中死亡,对其已经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并不表明可以免除其民事责任,在其有遗产的情况下,遗产的继承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案中某乙尽管没有被迫究刑事责任,但其仍然属于共同致害人的范围,所以其仍然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某丙属于未成年人,其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对其负有监护义务的父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案中某丁仅仅是证人而已,其不应当对王某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下列关于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期间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B. 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15日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C. 对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7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

D. 对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15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

解析:《高检规则》第99条规定,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未被拘留的,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15日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20日。《高检规则》第110条规定,对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7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15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20日。注意对这2条进行比较记忆。

5.下列关于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A. 在异地执行拘留时,则返回途中所需的时间不能计算在拘留后应在12小时内对被拘留人进行讯问的期间内

B. 节假日不应当计算在期间以内

C.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以内

D. 当事人住处离法院较远,则他们为参加诉讼而花费在途中的时间,应当从法定期间内扣除

解析:为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节假日是应当计算在期间以内的。《刑诉解释》第103条规定,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以内;计算法定期间时,应当将路途上的时间扣除;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但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在押期间,应当至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在押期限。

6.关于期间和期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期日是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共同进行某项刑事诉讼活动的时间

B. 期间是指一定期限内的时间

C. 期日一般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D. 期日是一个特定的时间

解析:期日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共同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特定时间。刑事诉讼法对期日未作具体规定,在诉讼实践中,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的期间和案件的具体情况予以指定。期间与期日关系非常密切,都是刑事诉讼中规范时间的重要范畴。但两者也有重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期日是一个特定的时间单位,如某日、某时;期间则是指一定期限内的时间,即由一个期日起至另一个期日止的一段时间,既含有时间的数量,又含有时间的限度;(2)期日是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共同进行某项刑事诉讼活动的时间;期间则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各自单独进行某项诉讼活动的时间;(3)期日由公安司法机关指定,遇有重大理由时,可以另行指定期日;期间原则上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变更;(4)期日只规定开始的时间,不规定终止的时间,以诉讼行为的开始为开始,以诉讼行为的实行完毕为结束;期间在具体案件中、旦确定开始时间,终止的时间也随之确定;(5)期日开始后,必须立即实施某项诉讼行为或开始某项诉讼活动;期间开始后不要求立即实施诉讼行为,只要是在期间届满之前,任何时候实施都是有效的。

7.下列关于留置送达,说法错误的有:( )(B,D)

A. 调解书不宜适用留置

B. 在找不到收件人,同时也找不到代收人时,才能采用留置送达

C. 留置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D. 留置送达的程序中无须见证人到场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1条第2款的规定,留置送达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即只有在收件人或代收人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或者拒绝签名、盖章时才能采用。找不到收件人,同时也找不到代收入时,不能采用留置送达。留置送达的程序是,在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578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刑事诉讼法练习试卷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