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练习试卷6
多项选择题
1.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C)
A. 剥夺权益
B. 确认法律事实和作出判决
C. 赋予权益
D. 撤销判决
解析: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一个行政行为对相对方在权利、义务上产生的具体影响,亦即对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作出某种具体处理和决定。行政行为的内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难以逐项列举说明。根据各类行政行为对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产生的影响及其引起的法律效果的不同,将行政行为的内容概括为: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变更法律地位、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2.行政给付在我国主要有下列哪些形式?( )(A,B,C,D)
A. 安置
B. 补助
C. 救灾扶贫
D. 抚恤、优待
解析: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它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给付的内容主要有:物质上的权益;与物质有关的权益。行政给付的形式有:安置、补助、抚恤、优待、救灾扶贫。
3.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 )(A,B,D)
A. 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B. 行为内容是行使行政权力进行管理
C. 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D. 行政行为已经作出并为行政相对人知晓
解析: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具备哪些要件,才能对外发生法律效力。A,B,D三项为行政行为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行政行为大部分采用书面形式,也有不采用书面形式的行为。故C项并不是具体行政行为成立的必须要件。
4.下列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B)
A. 相对人不得擅自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 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C. 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D. 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解析: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并发生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不得任意改变或者撤销。
5.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意义上属于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具体实施。下列关于二者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二者调整的范围不同
B. 能否反复适用不同
C. 二者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方式不同
D. 行为的程序不同
解析:从概念考查二者间的区别。抽象行政行为以不特定的人和事为调整对象,能反复适用且对相对人权利产生间接性的影响。抽象行政行为的产生接近于立法程序,一般要求征求意见程序和公布程序。具体行政行为以特定的人和事为调整对象,仅对本次事项的处理具有效力,不能反复适用且对相对人的权利和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程序上则强调调查程序和听证程序。
6.下列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有:( )(B,C,D)
A. 某市人民政府针对社会治安问题所作的具体规定
B. 某乡政府作出的责令王某退还非法占用土地的决定
C. 某区人民政府对某家长不送适龄子女入学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D. 税务机关向某人收取个人所得税
解析:A项是针对不特定对象所作的决定属于抽象行政行为。B项是乡政府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针对王某占用土地的行为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C项是区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针对特定事项所为的具体行政行为;税收行为也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7.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应当于创立大会结束后30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到提交的全部文件后,发给《司登记受理通知书》,自发出《公司登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上述行为属于下列哪种行为?( )(B,D)
A. 依职权行政行为
B. 要式行政行为
C.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D. 羁束行政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的分类。首先,根据法律规定的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形式,程序、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仅仅规定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幅度和种类等,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适用法律而作出的行政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核准公司登记的行为属于羁束行政行为。其次,根据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是否需要相对人的申请,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应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应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条件,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主动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行政行为。本题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核准行为是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属于应申请的行政行为。第三,按照行政行为是否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具备某种方式或形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不要式的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行政行为的具体形式,行政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可作出各种形式的行政行为。本题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核准行为要以发放营业执照的形式作出,因此属于要式的行政行为。
8.下列内容属于行政征收的有:( )(A,C)
A. 管理费
B. 党费
C. 排污费
D. 洗理费
解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以行政征收发生的根据为标准,行政征收可分为三类:因使用权而引起的征收(资源费、建设资金)、因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引起的征收(税收征收、管理费)、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排污费、滞纳金)。
9.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 )( B,C)
A. 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
B. 是要式行政行为
C. 是羁束行政行为
D. 其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
解析: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是要式的行政行为和羁束的行政行为。A项是行政许可,D项是行政征收。
10.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 )(A,B,C,D)
A. 确定
B. 认可
C. 登记
D. 行政鉴定
解析:行政确认主要形式有: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
11.下列关于某省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D)
A. 因管理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在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时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B. 可以设定医师执业许可
C. 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限制邻省化肥厂在本省设立代销商
D. 可以设定民营企业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15条规定:本法第12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12.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因下列哪些情形而无效?( )(B,C,D)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108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