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急救护理学)模拟试卷7
单项选择题
1.评估婴儿的血液循环状况时,应触摸 ( )(C)
A. 股动脉
B. 桡动脉
C. 肱动脉
D. 颈动脉
解析:在循环系统的评估中常规触摸桡动脉,如未触及则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婴儿应触摸肱动脉。
2.全身强直性抽搐的特点不包括 ( )(D)
A. 全身肌肉强直
B. 角弓反张
C. 神志不清
D. 眨眼运动
解析:全身强直性抽搐的特点为:全身肌肉强直,一阵阵抽动,呈角弓反张,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眨眼运动属于局限性抽搐。
3.在胸痛的消化系统疾病中,以下不是此系统病因的为 ( )(C)
A. 胃一食管反流征
B. 胆囊炎
C. 颈一心综合征
D. 胆石症
解析:胸痛的病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胸壁原因、消化系统疚病、其他等其中颈一心综合征不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
4.完成入室快速评估和全身评估后,ICU医护人员的评估重点不包括 ( )(B)
A. 评价趋势
B. 化验检查
C. 病人对治疗的反应
D. 判断出现的新问题
解析:完成入室快速评估和全身评估后,ICU的医护人员已全面掌握了危重病人的基础信息,接下来的评估重点是评价趋势、病人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判断出现的新问题。
5.心脏骤停时人体各器官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不同,一般心肌和肾小管细胞约 ( )(D)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10~20分钟
D. 30分钟
解析:一般大脑组织约为4~6分钟,延髓20~25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约为30分钟。
6.心脏骤停的诊断依据是 ( )(A)
A. 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B. 昏倒在地
C. 叫之不应
D. 无呼吸
解析:病人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依据。专业急救人员可触诊颈动脉来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7.以下不属于灾难医学的主要任务的是 ( )(C)
A. 研究各种灾难对人体损害的规律
B. 控制灾后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C. 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
D. 保护灾区居民健康
解析:灾难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灾难对人体损害的规律,制定合理的医疗卫生应急与保障方案,控制灾后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灾区居民健康。
8.在灾难伤员的转运过程中,下列哪项可以后送 ( )(A)
A. 手术后伤情已经稳定者
B. 休克症状未纠正者
C. 骨折未固定者
D. 脊髓损伤伴有呼吸功能障碍者
解析:手术伤情已经稳定者可以后送。其他则需要暂缓后送,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9.低血容量性休克出血量约1 500 ml以上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D)
A. 皮肤苍白、口渴
B. 颈外静脉塌陷
C. 快速输注平衡液后血压不回升
D. 昏迷
解析:有以下任一情况,则提示出血量约1 500 ml以上:苍白、口渴;颈外静脉塌陷;快速输注平衡液后血压不回升;一侧股骨开放性骨折或骨盆骨折。
10.对毒物进行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 )(B)
A. 肝脏
B. 肾脏
C. 肺
D. 胃
解析:肝脏为代谢的主要器官,肾脏为排泄的主要器官,胃是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
11.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 ( )(A)
A. 毒蕈碱样症状
B. 烟碱样症状
C.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 中间综合征
解析:有机磷中毒临床表现包括:三大综合征,即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几种特殊表现:反跳综合征、中间综合征、迟发性神经病。
12.以下关于呼吸衰竭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表述正确的是 ( )(C)
A. 动脉血气分析:PaO2>60 mmHg
B. 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动脉血PaCO2降低
C. 动脉血气分析:PaO2<60 mmHg,伴或不伴PaCO2>50 mmHg
D.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则pH升高
解析:动脉血气分析:PaO2<60 mmHg,伴或不伴PaCO2>50 mmHg。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动脉血PaCO2升高、pH下降。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则pH下降更明显。
13.心肌梗死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在多长时间内达高峰 ( )(D)
A. 12小时内
B. 6小时内
C. 24小时后
D. 24小时内
解析:肌酸磷酸激酶由受损的心肌释放并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48小时之内回落至正常。
14.上消化道出血定位、定性诊断的首选检查为 ( )(A)
A. 纤维内窥镜检查
B. B超检查
C. CT检查
D. 蛋白酶检查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定位、定性诊断的首选检查为纤维内窥镜检查,通过内窥镜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对不明原因的急性消化道出血24小时内即可明确部位和性质。
15.简易人工呼吸皮囊适用于 ( )(B)
A. 意识不清者
B. 为自主呼吸不充分者提供人工通气支持
C. 呼吸暂停者
D. 昏迷患者
解析:简易人工呼吸皮囊适于为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呼吸停止的病人提供正压人工通气支持。
多项选择题
16.热射病主要的特征为 ( )(A,C,E)
A. 高热
B. 低热
C. 无汗
D. 大量出汗
E. 意识障碍
解析:根据热射病发病机制,其特征包括:高热、无汗、意识障碍。
17.以下属于电击伤的为 ( )(A,B,C)
A. 电弧烧伤
B. 电烙印
C. 雷击
D. 硫酸烧伤
E. 大火烧死
解析:电击伤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直接接触并通过人体后导致的损伤及功能障碍,包括电击和电伤两种。
18.符合烧伤面积计算新九分法的是 ( )(A)
A. 头颈部占成人体表9%
B. 双上肢占儿童体表18%
C. 躯干包括躯干前、后及会阴
D. 双下肢包括双大腿、双小腿及双足
E. 躯干占成人体表27%
解析:其中D选项中双下肢包括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和双足。
19.引发缺氧中毒机制的毒物有 ( )(B,C,E)
A. 阿托品
B. 一氧化碳
C. 硫化氢
D. 苯类
E. 氰化物
解析:一氧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78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