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3
单选题
1.下列属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 )(B)
A. 威廉.配第
B. 萨伊
C. 西斯蒙第
D. 普鲁东
解析: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伊(1767~1832)和英国的马尔萨斯(1776~1834)等。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D)
A. 自然分工
B. 社会分工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解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3.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 ( )(B)
A. 只能存在于某一社会制度中
B. 可以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中
C. 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
D. 是调节经济活动唯一的形式
解析:历史实践表明,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运用市场和计划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B)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D.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解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生产某种商品的部门单位劳动时间平均生产的商品数量指的是 ( )(A)
A. 部门劳动生产率
B.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
C. 社会劳动生产率
D. 单位劳动生产率
解析:部门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某种商品的部门单位劳动时间平均生产的商品数量;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企业单位劳动时间平均生产的商品数量。
6.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 )(B)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 无关
解析: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7.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买后支付指的是 ( )(B)
A. 信用
B. 赊账
C. 分期付款
D. 发放消费信贷
解析: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其形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其中,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买后支付。
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B)
A.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D. 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
解析: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丰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9.资本积聚是通过 ( )(B)
A. 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B. 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资本总额
C. 组织股份公司成为少数大资本
D. 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增大资本总额
解析: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通过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实现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1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 ( )(D)
A. 质量
B. 规模
C. 生产
D. 实现
解析: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来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11.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D)
A. 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 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 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解析: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这种垄断是由于土地的有限而产生的。
1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是 ( )(C)
A. 货币输出
B. 劳务输出
C. 商品输出
D. 资本输出
解析:资本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数量很有限,当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商品输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才普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 )(C)
A. 生产绝对过剩
B. 固定资本更新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社会总供给不足
解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4.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 ( )(A)
A. 国家
B. 企业职工
C. 社会组织
D. 企业经营者
解析:国有企业的产权清晰强调的是,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其他任何人(包括法人)都不能对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
15.社会主义市场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这体现的是市场的 ( )(D)
A. 竞争性
B. 开放性
C. 有序性
D. 统一性
解析:市场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2)市场的运作和商品的交换要遵循统一的规则和制度。
16.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首先表现为 ( )(A)
A.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B. 工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C. 服务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D. 出口加工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解析: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首先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从农业中分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既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城市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17.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是 ( )(B)
A. 优化经济结构
B.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D. 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经济发展要围绕这一主线来展开。
18.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按最终用途可分为 ( )(C)
A. 工资收入和福利收入
B. 投资和储蓄
C. 积累和消费
D. 进口和出口
解析:同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按最终用途划分,形成积累和消费两大方面。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是宏观经济的基本比例关系,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47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