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5
单选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 )(A)
A. 唯物辩证法
B. 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C.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D.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解析: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经济运动过程,具体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并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2.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 )(B)
A.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 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 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
D. 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
解析:19世纪后期,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等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了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新的技术革命为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3.商品经济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 ( )(C)
A. 计划经济
B. 个体经济
C. 交换经济
D. 集体经济
解析: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生产者需要的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实现价值和价值增殖也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B)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是抽象劳动。
5.商品价值实现程度的决定因素是 ( )(B)
A. 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社会总劳动时间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解析: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决定由第一种含义决定的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
6.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清偿债务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C)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让渡和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有时会分离开来,出现赊购、赊销的现象。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来偿还债款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7.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定期付款的保证书,它的两个当事人是 ( )(C)
A. 出票人和债务人
B. 收款人和债权人
C. 债务人和债权人
D. 债务人和收款人
解析: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定期付款的保证书。它有两个当事人:出票人(即债务人)和收款人(即债权人)。
8.某企业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则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是 ( )(B)
A. 50%
B. 100%
C. 150%
D. 200%
解析: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6小时,剩余价值率则为100%。
9.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 ( )(A)
A.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B.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C. 计时工资加奖励工资
D. 计件工资加奖励工资
解析: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T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日价值、周价值、月价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10.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 )(C)
A. 增加预付总资本
B. 增加预付可变资本
C.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D. 提高剩余价值率
解析: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着重大影响。它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1.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 )(B)
A. 利息和超额利润
B. 利息和企业利润
C.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D. 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不能超过或者等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就会因无利可图而不去借款。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如果利息率为零,借贷资本家也会因为得不到好处而不把资本贷出。
12.“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D)
A. 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B. 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
C. 购买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企业和银行
D. 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企业和银行
解析: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方式,控制和支配其他众多的企业,最终控制整个国家经济。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化 ( )(C)
A. 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实现了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 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D. 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解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是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而采取的经济调节形式,这些计划显示了政府经济政策的总趋向,为私人企业提供了比较准确地预测性经济信息,因而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14.普通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所获得的股息和分红是( )(B)
A. 非剥削性质的劳动收入
B. 非剥削性质的资金收入
C. 剥削性质的资本收入
D. 福利性收入
解析:普通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银行储蓄所获得的股息、红利、利息,以及个体劳动者、承包农户的投资收入,都属于非剥削性质的资金收入。
15.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C)
A. 风险机制
B. 供求机制
C. 价格机制
D. 竞争机制
解析: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中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供求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会引起价格的变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6.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B)
A. 广义的农业
B. 加工工业
C. 服务业
D. 信息产业
解析:我国的第二产业是加工工业,第二产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 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国 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7.区域分工差异的基础是 ( )(B)
A. 自然条件不同
B. 资源禀赋不同
C. 政治环境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解析:区域分工的差异以资源禀赋不同为基础,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64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