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普通逻辑 >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模拟试卷13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模拟试卷13

本单篇文档共11116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公共课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普通逻辑 模拟试卷 7030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8.00
收藏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模拟试卷13

单项选择题

1.根据概念外延大小,可将概念分为 ( )(C)

A. 正概念和负概念

B.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C. 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D. 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解析: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概念作不同分类。根据概念外延大小,可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2.如果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A、B两概念具有 ( )(A)

A. 同一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全异关系

解析: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同一关系,当且仅当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完全相同。

3.口p与(A)

A. 反对关系

B. 矛盾关系

C. 差等关系

D. 下反对关系

解析:反对关系存在于A和E之间,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即其中一个判断真,另一个判断一定假;其中一个判断假,另一个判断真假不定。口p与

4.一个联言判断p∧q真,那么,一定为 ( )(A)

A. p真q真

B. p真q假

C. p假q真

D. p假q假

解析:一个联合判断为真当且仅当其联言支都为真,即只有当联言支都真时,联言判断才为真;当联言支至少有一个为假时,联言判断为假。

5.判断间的反对关系,应是_____关系。 ( )(B)

A. 对称且传递

B. 对称且非传递

C. 非对称且禁传递

D. 非对称且传递

解析:反对关系存在于A和E之间,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不能同真可以同假。根据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禁传递关系的定义,可知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应是对称且非传递的。

6.某电站外高挂一块告示牌,上面用红笔写道:“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这告示 ( )(B)

A. 违反同一律

B. 违反矛盾律

C. 违反排中律

D. 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解析:该告示内容存在着矛盾,不可能同时为真,因为触摸电线,要么被电死,要么被法办,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7.如今的音像市场上,正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的销售不如盗版的,盗版的屡禁不绝,销售非常火爆。有的分析人员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价格上盗版盘更有优势,所以在市场上更有活力。以下________是这位分析人员在分析中的隐含的假定。 ( )(B)

A. 正版的往往内容呆板,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B. 与价格的差别相比,正版盗版质量差别不大

C. 盗版的比正版的进货渠道畅通

D. 正版的不如盗版的销售网络完善

解析: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必须满足两条:(1)推理形式有效;(2)前提真实。只有盗版盘有其他正版盘差别不大的情形下,盗版盘的价格优势才能成为其市场销售火爆的主要原因。

8.直接推理(D)

A. 换质法

B. 换位法

C. 换质位法

D. 换位质法

解析:如果要判定从一个已知的前提能否运用判断变形推出一个给定的结论,那么,就可以从这个已知的前提出发,分别构造连续换质位推理和连续换位质推理。,先连续换质位,,没有推出所给的答案。再连续换位质:

9.“因为aRb并且bRc,所以,(D)

A. 对称关系推理

B. 禁对称关系推理

C. 传递关系推理

D. 禁传递关系推理

解析:禁传递关系推理是依据关系的禁传递性进行推演的关系推理。以R表示禁传递关系,则禁传递关系推理的一般形式是:aRb,bRc,所以,

10.“p→q,p→r,(B)

A. 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 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 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 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解析:简单破坏式是在前提中选言判断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后件,结论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相同的前件的二难推理。其公式是:

11.除了复合推理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推理形式,如( )(D)

A. 联言推理

B. 选言推理

C. 假言推理

D. 反三段论

解析:除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二难推理等复合推理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推理形式,如假言易位、蕴析律、假言连锁、反三段论反证法、归谬法。

12.一国丧失过量的表土,需进口更多的粮食,这就增加了其他国家土壤的压力;一国大气污染,导致邻国受到酸雨的危害;二氧化碳过度排放,造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几乎可以危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下列选项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的是 ( )(D)

A. 环境污染已影响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引起国际争端

B.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规律

C. 在治理污染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D.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区域性、国际性的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枚举法的应用。题干可以整理为:表土丧失过多已成为区域性、国际性问题;大气污染已成为区域性、国际性问题;二氧化碳排放过度已成为区域性、国际性问题。表土丧失、大气污染、二氧化碳排放过度都属于环境污染问题。所以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区域性、国际性问题。

13.小李和小张就广告问题争论得面红耳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111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模拟试卷1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