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9
单项选择题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以科学发展为 【 】(A)
A. 主题
B. 任务
C. 基础
D. 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十分丰富,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其中,坚持科学发展,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主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B)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 【 】(B)
A. 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B. 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问题
D.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C)
A. 平等友爱
B. 集体主义
C. 诚实守信
D. 爱国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5.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的会议是党的 【 】(A)
A. 十六大
B. 十六届六中全会
C. 十七大
D. 十七届六中全会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的会议。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
6.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 】(C)
A. 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B. 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C. 提高资源利用率
D. 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7.中葡两国于哪一年开始了澳门问题的正式谈判 【 】(B)
A. 1987年
B. 1986年
C. 1999年
D. 1997年
解析:
8.特别行政区中将来可以保留自己军队的是 【 】(C)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都可以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和政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1983年,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9.1985年3月,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基本国策的会议是 【 】(D)
A. 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
解析:
10.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B)
A. 1999年7月1日
B. 1999年12月20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1997年7月1日
解析:
11.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了 【 】(B)
A.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1981年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代表中国政府把对台湾的方针政策概括为九条方针。A项为1949年新华社发表的社论,C项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D项为1995年江泽民的讲话。
12.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是在 【 】(D)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的时间。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 】(C)
A. 多个超级大国同时存在
B. 世界多种力量的平衡
C. 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D. 世界各国总体力量趋于平衡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表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一家独霸世界力不从心;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世界事务中也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1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 【 】(B)
A. 所有国家都应拒绝经济全球化
B. 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C. 发展中国家应避免加入全球化进程
D. 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没有风险
解析:
15.最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B)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
16.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C)
A. 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B. 恐怖主义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地区冲突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19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