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4

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4

本单篇文档共7862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公共课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4

单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重要性的会议是 【 】(C)

A. 瓦窑堡会议

B.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 遵义会议

D. 党的七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重要性的时间。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成熟,党的领导才真正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

2.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 】(A)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3.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于 【 】(A)

A.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葫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 【 】(B)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5.邓小平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在 【 】(C)

A. 1978年

B. 1982年

C. 1992年

D. 1993年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时间。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6.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解放思想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7.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演变为 【 】(C)

A. 封建主义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新民主主义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土地革命前中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所犯的错误是 【 】(D)

A. 右倾投降主义

B. 右倾机会主义

C. “左”倾逃跑主义

D. “左”倾机会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土地革命前中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所犯的错误。土地革命前中期,指的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到1935年瓦窑堡会议前。这一时期,中共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集中概括为“左”倾机会主义。

9.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A)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因此,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B)

A. 无产阶级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农民阶级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由中国革命的对象决定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由于它们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对它们是为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论著是 【 】(C)

A. 《井冈山的斗争》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调查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论著。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不同的道路,实际上否定了照搬外国经验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证权的理论。

12.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 【 】(C)

A. 半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逐步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 】(B)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搞好农业合作化的关键是 【 】(A)

A. 党的领导

B. 国家帮助

C. 自愿互利

D. 逐步过渡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搞好农业合作化的关键。党的领导是搞好农业合作化的关键,而正确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则是搞好合作化的重要保证。

1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逐步实现的,其中的第三步是组织 【 】(D)

A. 互助组

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

D. 高级农业生产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86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1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