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8
单选题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 ( )(D)
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解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A项是孟子实行王道的初步措施;B项说的是梁惠王治理国家的方法。C项是孟子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答案为D。
2.《论毅力》的作者是 ( )(A)
A. 梁启超
B. 胡适
C. 康有为
D. 李大钊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题,《论毅力》的作者是梁启超。答案为A。
3.《容忍与自由》这篇文章的总论点是 ( )(A)
A.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 年纪愈大,愈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C.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
D. 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解析:《容忍与自由》的总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总论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答案为A。
4.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 ( )(A)
A. 为别人而活着
B. 崇尚俭朴生活
C. 对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
D. 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
解析:“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他的人生基本理念,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答案为A。
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解析:《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形象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对后代都有极深刻的影响。鲁迅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为A。
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 )(A)
A. “顺民之天”以治国
B. 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 种树要“顺木之天”
D.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解析:《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根本思想是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来阐发治国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答案为A。
7.《先妣事略》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A)
A. 叙事
B. 抒情
C. 说明
D. 议论
解析:在《先妣事略》中,作者没有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简略地叙事。但字里行间流动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答案为A。
8.《秋夜》中,象征着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意象是 ( )(B)
A. 夜的天空
B. 枣树
C. 小粉红花
D. 小青虫
解析:枣树象征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的形象。夜的天空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小粉红花是作为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小青虫是作为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战士的象征。答案为B。
9.《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D)
A. 肖像描写
B. 行为描写
C. 心理描写
D. 细节描写
解析:这句话叙写比较详细,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这个细节来刻画出我对傅雷去世的悲痛。答案为D。
10.《都江堰》的体裁是 ( )(C)
A. 人物传记
B. 寓言
C. 游记
D. 写人散文
解析:《都江堰》是一篇游记,重在阐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答案为C。
11.从题材上看,《蒹葭》是一首 ( )(B)
A. 送别诗
B. 爱情诗
C. 山水诗
D. 悼亡诗
解析:《蒹葭》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是一首爱情诗。答案为B 。
12.《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D)
A. 对比反衬
B. 象征暗示
C. 类比彰显
D. 侧面烘托
解析:《陌上桑》描写罗敷之美,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容貌,而是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展示女主人公光彩照人的形象。答案为D。
13.《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B)
A. 羁旅之苦
B. 家国之思
C. 前途之虑
D. 老病之忧
解析:《秋兴八首(其一)》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国运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际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深厚。答案为B。
14.诗歌《早雁》表面上句句在写雁,实际上是写 ( )(B)
A. 天气的寒冷
B. 逃难的人民
C. 路途的遥远
D. 江南的富裕
解析:《早雁》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关系时事与逃难的人民。答案为B。
15.《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C)
A. 自然天成
B. 因情造景
C. 融情入景
D. 移情于景
解析: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开头以一“对”字领起,先总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以霜风、关河、残照之景,作气氛渲染;“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瑟;江水无语,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写景中浸染了词人浓重的人生感叹。情景交融方式是融情入景。答案为C。
16.《声声慢》中,蕴含着对往昔夫妻幸福生活无限思念之情的一个意象是 ( )(C)
A. 晚来风急
B. 黄花堆积
C. 旧时相识
D. 梧桐细雨
解析:“晚来风急”渲染愁情;“黄花堆积”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突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旧时相识”是对往昔夫妻伉俪生活的追怀;“梧桐细雨”是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答案为C。
17.闻一多《一句话》中,暗示民众普遍存在革命情绪的诗句是 ( )(B)
A.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B.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C. 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D.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解析:“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普遍存在不满和反抗情绪。答案为B。
18.“雨巷”的象征意义是 ( )(A)
A. 坎坷而迷茫的人生道路
B. 高洁而幽怨的美好理想
C. 环境遭际的不幸与凄苦
D. 迷茫凄苦中的探索寻求
解析:“雨巷”的象征意义是坎坷而迷茫的人生道路;“丁香”的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25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