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4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4

本单篇文档共4629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真题试卷 1193人下载
价格: 免费 原价:¥8.80
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4

教学设计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1.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应如何开展识字教学。

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教师应从如下几点开展识字教学:

①识字与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②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③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④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⑤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解析:

2.如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万、复、苏、柳、歌、舞、冰、泉、丁、百、齐、争、鸣这13个生字,能够会写万、丁、冬、百、齐这5个生字,能够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有关春天的词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伙伴谈话的方式,获得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色彩,体会春天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口述字谜:三人日下去郊游(打一字)。

学生回答,老师随即揭开谜底,课件出示绿色的“春”字。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给学生时间发言)

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我认为其中最美的要数春天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放课件:春天的音乐和图片,最后一幅用课文的插图。)

二、看图感受春天的美并学词识字

1.看图认识并朗读词语

(1)师:请小朋友用“春天到了”作为开头,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

教师根据学生说话内容相继引出词语,读词语。如:学生说到有关燕子的内容,就引出“莺歌燕舞”:说到花开,引出“百花齐放”;说到草绿,引出“春回大地”;教师出示“百鸟争鸣”让学生说说,读这个词语的时候,你好像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教师指导轻轻地读“泉水丁冬”……

(2)师: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鼓励学生从课外书上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

(3)师:描写春天的这些词语你喜欢吗?把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记下来。

(4)师:小朋友们,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让我们齐读这些词语来歌颂美好的春天吧!

2.学习生字

在这8个词语里有今天要学习的13个生字(课件)。

(1)音难字: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些字,你觉得哪些字的音要特别注意,待会儿请你提出来。交流:教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些字的音,为什么?读音难字,教师注意点拨、示范。

(2)从字形上看,你觉得哪些字笔画多很难记?

①学生提出形难字。

②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记“舞”“柳”。(动作记“舞”,舞就像一个在跳舞的人,最长的一横像伸展的手臂,下面的横撇像抬起的右脚,最后一竖像站立的左脚;简笔画理解“柳”,随机扩词:柳树、柳枝、柳叶。

③学生分小组讨论记忆其他字。

④师生交流:你能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学生记“歌”字时,引导认识“欠字旁”。

(3)去掉生字的注音,打乱顺序读生字。

三、书写生字

学生读小标题:我能写好这些字。(万、丁、百、齐、冬)

(1)读一读,口头扩词。

(2)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你认为每个字的哪些笔画最关键?

(3)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4)学生在音乐声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视频展示台)

四、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1.教师要求学生课后重温课上所学词语、生字。

2.布置作业:生字扩充练习;小朋友以“我眼里的春天”为主题画一幅画,下次上课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和春天的故事。

解析: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4.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材料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材料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数的过程,了解小括号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4.情感态度: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解析:

5.若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获得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62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