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模拟试卷2
中文选择题
1.在制定项目章程需要的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中,( )有助于干系人就目标、成功标准、高层级需求、项目描述、总体里程碑和其他内容达成一致意见。(A)
A. 冲突管理
B. 访谈
C. 会议管理
D. 头脑风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定项目章程的工具与技术。制定项目章程需要的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主要包括:(1)冲突管理:有助于干系人就目标、成功标准、高层级需求、项目描述、总体里程碑和其他内容达成一致意见。(2)访谈:通过与干系人直接交谈,了解高层级需求、假设条件、制约因素、审批标准以及其他信息。(3)会议管理:包括准备议程,确保邀请每个关键干系人代表,以及准备和发送后续的会议纪要和行动计划。(4)头脑风暴:用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创意,适用于团队环境,需要引导者进行引导。此题是对教材原文的考查,需要准确记忆。
2.关于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 进度基准、成本基准和风险登记册是制订项目管理计划过程的输入
B. 项目管理计划确定了执行、监控和结束项目的方式和方法
C.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时专家判断是常用的工具和技术
D. 项目经理应基于实施细节制订项目管理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订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管理计划,在最开始的时候制定的只是初步的,不能确定实施细节,随着项目的推进,实施细节才逐步确定,经过整合其他过程的输出结果,形成项目管理计划。选项A、B、C考查的是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入输出以及工具与技术。
3.( )属于编制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入。(B)
A. 项目绩效数据
B. 范围管理计划
C. 项目进度网络图
D. 风险清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入。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输入包括:①项目章程;②其他过程的输出结果;③事业环境因素;④组织过程资产。范围管理计划属于“规划范围管理”过程的成果。
4.项目管理计划不包括( )。(D)
A. 绩效测量基准
B. 变更管理计划
C. 配置管理计划
D. 生命周期模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管理计划的内容。项目管理计划组件主要包括:(1)子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干系人参与计划。(2)基准:范围基准、进度基准和成本基准。(3)其他组件:项目管理计划过程生成的组件会因项目而异,但是通常包括变更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绩效测量基准、项目生命周期、开发方法管理审查。
5.项目经理向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时最适合采用( )。(C)
A. 工作绩效数据
B. 工作绩效信息
C. 工作绩效报告
D. 项目管理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作绩效报告。工作绩效信息可以用实体或电子形式加以合并、记录和分发。基于工作绩效信息,以实体或电子形式编制形成工作绩效报告,以制定决策、采取行动或引起关注。根据项目沟通管里计划,通过沟通过程向项目干系人发送工作绩效报告。工作绩效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状态报告和进展报告。工作绩效报告可以包含挣值图表和信息、趋势线和预测、储备燃尽图、缺陷直方图、合同绩效信息和风险情况概述。也可以表示为引起关注、制定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仪表指示图、热点报告、信号灯图或其他形式。所以根据工作绩效报告的定义,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时最适合采用工作绩效报告。
6.( )不属于监控项目工作的成果。(A)
A. 进度预测
B. 项目文件更新
C. 工作绩效报告
D.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监控项目工作的输出。监控项目工作的输出包括:①变更请求;②工作绩效报告;③项目管理计划更新;④项目文件更新。选项A错误,进度预测属于监控项目工作的输入。
7.以下关于项目范围和产品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项目范围是为了获得具有规定特性和功能的产品、服务和结果,而必须完成的项目工作
B. 产品范围是表示产品、服务和结果的特性和功能
C. 项目范围是否完成以产品要求作为衡量标准
D. 项目的目标是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编制的一个基本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项目范围和产品范围的相关知识。项目范围是否完成以项目管理计划来衡量。项目范围是为了获得产品、服务和结果所完成的项目工作,与产品范围不同,这两个概念不要混淆。
8.( )用于确认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成功完成。(C)
A. 业务需求
B. 解决方案需求
C. 质量需求
D. 过渡与就绪需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的类别。业务需求:整个组织的高层级需要,例如,解决业务问题或抓住业务机会,以及实施项目的原因。解决方案需求:为满足业务需求和干系人需求,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特性、功能和特征。质量需求:用于确认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成功完成或其他项目需求的实现的任何条件或标准,例如,测试、认证、确认等。过渡与就绪需求:如数据转换和培训需求。这些需求描述了从“当前状态”过渡到“将来状态”所需的临时能力。
9.( )执行的步骤为:根据提出的问题每个人写出自己的想法-主持人记录所有人想法-集体讨论想法-投票(这种投票可以进行数轮,直到选出最高分)。(B)
A. 焦点小组
B. 名义小组
C. 标杆对照
D. 头脑风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收集需求的工具与技术。
(1)焦点小组:是召集预定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了解他们对所讨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由一位受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互动式讨论。焦点小组往往比“一对一”的访谈更热烈。
(2)名义小组技术:是用于促进头脑风暴的一种技术,通过投票排列最有用的创意,以便进一步开展头脑风暴或优先排序。名义小组技术是一种结构化的头脑风暴形式,由四个步骤组成:①向集体提出一个问题或难题,每个人在沉思后写出自己的想法;②主持人在活动挂图上记录所有人的想法;③集体讨论各个想法,直到全体成员达成一个明确的共识;④个人私下投票决出各种想法的优先排序,通常采用5分制,1分最低,5分最高。为减少想法数量、集中关注想法,可进行数轮投票。每轮投票后,都将清点选票,得分最高者被选出。根据题意,选项B正确。
(3)标杆对照:将实际或计划的产品、过程和实践,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实践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标杆对照所采用的可比组织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4)头脑风暴:是一种用来产生和收集对项目需求与产品需求的多种创意的技术。
10.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属于项目范围管理中( )过程的输出。(D)
A. 定义范围
B. 控制范围
C. 收集需求
D. 确认范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认范围的输入。确认范围的输入: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范围基准)、项目文件(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质量报告、经验教训登记册)、工作绩效数据、核实的可交付成果。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属于确认范围的输出,所以选项C错误。
11.以下关于项目范围管理的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D)
A. 一般项目目标的设定标准可用一个单词SMART来表达
B. 项目目标开始是出现在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854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