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模拟试卷406
选择题
1.论证是否具备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所需的人力资源,这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 )。(A)
A. 操作可行性分析
B. 经济可行性分析
C. 技术可行性分析
D. 开发方案可行性分析
解析:操作可行性研究是论证是否具备DBAS开发所需的各类人员资源(项目管理人员、数据库系统分析员、应用编程人员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工作环境等,以及为支持DBAS开发如何去改进加强这几方面资源。故答案为A选项。
2.下列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与部署阶段任务的是( )。(D)
A. 数据备份
B. 数据库重组
C. 索引调整
D. 建立数据库结构
解析:DBAS的实现与部署也称为DBAS的实施。在这个阶段。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需要根据DBAS设计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写应用程序,集成DBAS软硬件,组成完整的DBAS。故答案为D选项。
3.在IDEF0需求建模方法中,每个功能活动可以用带箭头的矩形框表示,则矩形框左方的箭头代表该活动的( )。(B)
A. 控制
B. 输入
C. 机制
D. 输出
解析:IDEF0是活动模型(ICAM DEFinition Method)的缩写,来源于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技术的一套标准,这些标准包含多种层次的图形语言。输入(Input)箭头表示完成特定活动所需的数据,置于矩形框的左侧;输出(Output)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置于矩形框的右侧;控制(Control)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条件,置于矩形框的上方;机制(Mechanisms)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计算机系统、人或组织),置于矩形框的下方。故答案为B选项。
4.在IDEF1X建模方法中,学生和图书之间的借阅联系属于( )。(A)
A. 非确定型联系
B. 非标定型联系
C. 标定型联系
D. 分类联系
解析:在DEF1X数据建模方法中,所有实体集间的联系都必须用确定联系来描述,不允许出现不确定联系,多对多联系为非确定联系,非确定联系需要分解为若干个一对多的联系。题目中学生可以从图书馆借阅很多图书,一本图书也可以被很多学生借阅,所以学生和图书之间的借阅联系属于多对多联系。故答案为A选项。
5.为减少表连接操作而将两个表合并为一个表,这属于数据库的( )。(A)
A. 物理结构调整
B. 概念结构调整
C. 逻辑结构调整
D. 安全结构调整
解析: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包含下面4方面的内容:①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②设计数据的存取路径;③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④确定系统配置。数据库物理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维护代价和各种用户要求进行权衡,选择一个优化方案作为数据库物理结构。在数据库物理设计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集中地存储和检索对象。为减少表连接操作而将两个表合并为一个表,这属于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调整。故答案为A选项。
6.从功能角度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划分为4个层次来实现。根据事务-基本表交叉引用矩阵来调整数据文件的组织结构,这一任务涉及( )。(C)
A. 业务逻辑层
B. 表示层
C. 数据持久层
D. 数据访问层
解析:从功能角度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划分为4个层次来实现:①表示层负责所有与用户交互的功能,用户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最直观感受均在这层实现,②业务逻辑层负责根据业务逻辑需要将表示层获取的数据进行组织后,传递给数据访问层,或将数据访问层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后,传送给表示层用于展示;③数据访问层负责与DBMS系统进行交互,提取或存入应用系统所需的数据;④数据持久层:负责保存和管理应用系统数据。根据事务—基本表交叉引用矩阵来调整数据文件的组织结构,涉及到应用系统数据的变化,所以这一任务属于数据持久层。故答案为C选项。
7.在下列列出的措施中,不能降低死锁发生可能性的是( )。(B)
A. 按相同顺序访问资源
B. 将行级锁升级为表级锁
C. 采用小事务模式
D. 使用绑定连接
解析: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是:互斥、请求和保持、不可剥夺、环形等待。在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中,请求和保持、不可剥夺、环形等待3个条件比较容易消除。通过引入事务机制,可以降低死锁发生的请求和保持与不可剥夺条件降低死锁发生的环形等待条件是比较容易且代价较低的办法,具体来说上锁的顺序必须一致。按同一顺序访问对象,避免事务中的用户交互,保持事务简短并在一个批处理中,使用低隔离级别,使用绑定连接。所以按相同顺序访问资源、采用小事务模式和使用绑定连接都是可以降低发生死锁的可能性。故答案为B选项。
8.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施分为四个步骤。下列不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实施工作的是( )。(A)
A. 系统监控
B. 试运行
C. 建立数据库结构
D. 数据装载
解析:系统实施阶段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使用所选择的开发工具,建立数据库,输入原始数据编写和调试各个模块的应用程序代码,完成各个子系统和模块之间的联合调试和测试。其中联合调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立数据库结构;调试运行;装入实际的初始数据。故答案为A选项。
9.在使用UML进行系统建模过程中,一般将系统内部结构分为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类图用于描述系统内部的静态结构,表达问题领域的概念模型
B. 顺序图用于描述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主要用于描述系统内对象之间的消息发送与接收序列
C. 通信图用于描述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也称为协作图,用于展示对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对象间发送和接收的消息
D. 用例模型用于描述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表达系统的功能需求
解析: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它是从系统外部看系统功能,并不描述系统内部对功能的具体实现。故答案为D选项。
10.设有员工表(员工号,姓名,工资,所在部门),其中”员工号”是主码。现要查询”基础部”工资最低的职工姓名和工资。下列语句中能正确完成该查询要求的是( )。(A)
A. SELECT 姓名,工资FROM员工表
WHERE工资IN(
SELECT MIN(工资)FROM员工表
WHERE所在部门=‘基础部’)
AND所在部门=‘基础部’
B. SELECT姓名,工资FROM员工表
WHERE工资IN(
SELECT MIN(工资)FROM员工表
WHERE所在部门=‘基础部’)
C. SELECT姓名,工资FROM员工表
WHERE工资IN(
SELECT MAX(工资)FROM员工表
WHERE所在部门=‘基础部’)
AND所在部门=‘基础部’
D. SELECT 姓名,工资FROM员工表
WHERE工资IN(
SELECT MAX(工资)FROM 员工表
WHERE所在部门=‘基础部’)
解析:在SQL语言中,一个SELECT-FROM-WHERE语句称为一个查询块,包含子查询的语句通常采用WHERE表达式[NOT]IN(子查询)。题目中要求查询”基础部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2007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