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Python(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0
单项选择题
1.下面设备中不属于外部设备的是( )。(B)
A. 外部存储器
B. 内部存储器
C. 输入设备
D. 输出设备
解析:在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CPU)和主存储器(内存储器)构成主机。除了主机以外,围绕主机设置的各种硬件装置称为外部设备。外部设备的种类很多,应用比较广泛的有输入/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终端设备。本题选择B选项。
2.过程控制系统属于( )。(B)
A. 批处理系统
B. 实时操作系统
C. 分时操作系统
D. 多道程序系统
解析: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系统能够接收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和响应,能够控制所有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目前有3种典型的实时操作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如工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航空器飞行控制系统和航天器发射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如仓库管理系统、图书资料查询系统)和事务处理系统(如飞机或铁路订票系统、银行管理系统)。本题选择B选项。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虚拟存储器属于外存
B. 虚拟存储器空间大小取决于CPU的运算速度
C. 虚拟存储器是对内存的扩展
D. 虚拟存储器是对外存的扩展
解析:所谓虚拟存储器,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将一定的外存容量模拟成内存,同时对程序进出内存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得到一个比实际内存容量大得多的内存空间,使程序的运行不受内存大小的限制。因此,虚拟存储器是对内存的扩展。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与物理内存大小无关,而受限于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和可用磁盘容量。本题选择C选项。
4.为了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要求算法尽量采用原地工作(in place)。所谓原地工作是指( )。(D)
A. 执行算法时不使用额外空间
B. 执行算法时不使用任何存储空间
C. 执行算法时所使用的额外空间随算法所处理的数据空间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D. 执行算法时所使用的额外空间固定(不随算法所处理的数据空间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对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如果额外空间量相对于问题规模(输入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来说是常数,即额外空间量不随问题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则称该算法是原地工作的。本题选择D选项。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 矩阵是非线性结构
B. 数组是长度固定的线性表
C. 对线性表只能进行插入与删除运算
D. 线性表中各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不同
解析:矩阵也是线性表,只不过是比较复杂的线性表。线性表中各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在线性表中,不仅可以进行插入与删除运算,还可以进行查找或对线性表进行排序等操作。本题选择B选项。
6.设栈的存储空间为S(1:m),初始状态为top=m+1。经过一系列入栈与出栈操作后,top=m。现又在栈中退出一个元素后,栈顶指针top值为( )。(C)
A. 0
B. m-1
C. m+1
D. 产生栈空错误
解析:栈的存储空间为s(1:m),初始状态为top=m+1,所以这个栈是m在栈底(也可理解为开口向下的栈)。经过一系列入栈与出栈操作后top=m,则栈中有1个元素,若现在又退出1个元素,那么栈顶指针下移一位,回到m+1的位置。本题选择C选项。
7.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m),其初始状态为front=rear=m。经过一系列入队与出队操作后,front=30,rear=10。现要在该循环队列中做顺序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D)
A. 19
B. 20
C. m-19
D. m-20
解析:front=30,rear=10,front>rear,则队列中有10-30+m=m-20个元素,在做顺序查找时,最坏情况下(最后一个元素才是要找的元素或没有要查找的元素)比较次数为m-20。本题选择D选项。
8.带链的栈与顺序存储的栈相比,其优点是( )。(C)
A. 入栈与出栈操作方便
B. 可以省略栈底指针
C. 入栈操作时不会受栈存储空间的限制而发生溢出
D. 所占存储空间相同
解析:带链栈就是用一个线性链表来表示的栈,线性链表不受存储空间大小的限制,因此入栈操作时不会受栈存储空间的限制而发生溢出(不需考虑栈满的问题)。本题选择C选项。
9.某带链队列的初始状态为front=rear=NULL。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出队操作后,front=10,rear=5。该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 )。(D)
A. 4
B. 5
C. 6
D. 不确定
解析:带链队列使用链表来表示队列,而链表中的元素存储在不连续的地址中,因此当front=10,rear=5时,不能确定队列中元素的个数。本题选择D选项。
10.设某棵树的深度为3,其中度为2、1、0的节点数分别为3、4、15,则该树中总节点数为( )。(A)
A. 不可能有这样的树
B. 30
C. 22
D. 35
解析:设树的总节点数为n,则度为3的节点数=n-3-4-15=n-22。根据树中的节点数=树中所有节点的度之和+1,得3×(n-22)+2×3+1×4+0×15+1=n,则n=27.5。求出的节点数不为整数,故不可能有这样的树存在。本题选择A选项。
11.深度为3的—棵树共有30个节点,其中度为3、1的节点数分别为3、4,则该树中叶子节点数为( )。(B)
A. 14
B. 15
C. 16
D. 不可能有这样的树
解析:设叶子节点数=n,则度为2的节点数=30-3-4-n=23-n。根据树中的节点数=树中所有节点的度之和+1,得3×3+2×(23-n)+1×4+0×n+1=30,则n=15。本题选择B选项。
12.有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A)
A. ABDEGCFH
B. DBGEAFHC
C. DGEBHFCA
D. ABCDEFGH
解析:前序遍历首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故本题的前序序列是ABDEGCFH。
中序遍历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故本题的中序序列是DBGEAFHC。
后序遍历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故本题的后序序列是DGEBHFCA。
本题选择A选项。
13.设有序线性表的长度为n,则在有序线性表中进行二分查找,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为( )。(D)
A. n(n-1)/2
B. n
C. nlog2n
D. log2n
解析:有序线性表的长度为n,设被查找元素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841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