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大规模数据库架构)机试模拟试卷6
选择题
1.在某并行数据库中,有关系R(A,B)和S(B,C),其中R包含1000000行数据,S包含的100行数据。现有查询SELECT*FROMR,S WHERE R.A>S.B。下列数据划分方式中,对该查询速度最快的是( )(C)
A. 将R按照A属性进行散列划分,将S按照B属性进行散列划分
B. 将R按照A属性进行范围划分,将S按照B属性进行范围划分
C. 将R按照A属性进行范围划分,将S复制到各个节点
D. 将R按照A属性进行散列划分,将S复制到各个节点
解析:范围划分明显有利于范围查询和点查询,S包含数据比较少,适合对S采用复制的方法。
2.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配策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集中式策略将所有的数据分片安排在一个场地上,便于控制,不容易形成瓶颈
B. 分割式策略将每个数据分片安排在一个特定的场地上,局部数据控制灵活,全局数据存取效率较低
C. 全复制式将全局数据复制成多个副本,每个场地都有一个副本,可靠性高,但存储与维护成本高
D. 混合式策略将全局数据分成若干个子集,每个子集被安排在一个或多个场地上,灵活性较大
解析:数据分配是分布式数据库的特征,解决数据分配有以下几种方法:
集中式:所有数据片段都安排在一个场地上。该策略便于控制,但数据过于集中,负载过重,易形成瓶颈,可靠性较差。
分割式:所有全局数据有且只有一份,它们被分割成若干片段,每个片段被分配在一个特定场地上。该策略对局部数据控制灵活,但对全局数据存取效率较低。
混合式:全局数据被分为若干个数据子集,每个子集被安排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场地上,但是每个场地未必保存所有数据。这是一种介于分割式和全复制式之间的一种分布方式。该策略灵活性较大,可依据不同情况扬长避短,取得较高效率。
全复制式:全局数据有多个副本,每个场地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该策略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但数据冗余大,同步维护复杂。
故答案为A选项。
3.关于并行数据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两层,顶层是无共享结构,底层是共享内存或共享磁盘结构
B. 无共享结构通过最小化共享资源来降低资源竞争,因此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适合于OLTP应用
C. 并行数据库系统经常通过负载均衡的方法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业务吞吐率
D. 并行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场地自治和数据全局透明共享
解析:并行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速通信介质连接多个可独立处理的单元以并行执行的方式完成对数据库系统的互联查询、内部查询及各种内部操作。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才是实现场地自治和数据全局透明共享。
4.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布策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集中式数据分配就是将所有数据片断安排在一个场地上
B. 分割式数据分配是所有全局数据有且只有一份,它们被分割成若干片断,每个片断被分配在一个场地上
C. 全复制式数据分配是全局数据有多个副本,每个场地上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
D. 混合式数据分配是一种介于集中式和全复制式的分布方式
解析:混合式数据分配是一种介于分割式和全复制式的分布方式。故选择D选项。
5.在常见的分布式数据库参考模式结构中,存在多种分布透明性。关于分布透明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分片透明性是最高级别的透明性
B. 位置透明性是指数据分片的分配位置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编写程序时只需要考虑数据分片情况,不需要了解各分片在各个场地的分配情况
C. 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使用户在编写应用程序时不需要了解全局数据的分片情况,但是需要了解各场地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D. 分片透明性位于全局概念模式与分片模式之间
解析:分片透明性是最高级别的透明性,位于全局概念模式与分片模式之间。分片透明性是指数据分片是用户无需考虑的,完全透明的,在编写程序时用户只需要对全局关系进行操作。
位置透明性是指数据分片的分配位置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编写程序时只需要考虑数据分片情况,不需要了解各分片在各个场地的分配情况。
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使用户在编写应用程序时不但需要了解全局数据的分片情况,还要了解各片段的复本复制情况及各片段和他们副本的场地位置分配情况,但是不需要了解各场地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故答案为C项。
6.在下列分布式数据库所要求具有的特征中,不属于最基本特征的是( )。(B)
A. 本地自治
B. 位置独立性
C. 非集中式管理
D. 高可用性
解析:分布式数据库最基本特征是本地自治、非集中式管理以及高可用性。位置独立性、数据分片独立性和数据复制独立性形成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透明性。故答案为B选项。
7.下列关于并行数据库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共享内存结构通过网络共享内存与磁盘空间
B. 无共享结构通过最小化共享资源来降低资源竞争的概率
C. 共享磁盘结构中所有处理器没有独立的内存,通过网络共享磁盘
D. 层次结构分成两层,顶层是共享内存或共享磁盘结构,底层是无共享结构
解析:并行数据库系统有多种体系结构,主要可分为共享内存结构、共享磁盘结构、无共享结构和层次结构。无共享结构表示每个处理机拥有独立的主存储器和磁盘,不共享任何资源。无共享结构被认为是支持并行数据库系统的最好并行结构,它通过最小化共享资源来降低资源竞争的概率,具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共享内存结构是所有的处理机通过互联网共享一个公共的主存储器。共享磁盘结构所有的处理器拥有独立的主存储器,通过互联网共享磁盘。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两层,顶层是无共享结构,底层是共享内存或共享磁盘结构。故答案为B选项。
8.一般情况下分布式数据库查询优化的首要目标是( )。(A)
A. 通信代价
B. I/O代价
C. CPU代价
D. 内存代价
解析: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代价由I/O代价、CPU代价和通信代价来衡量。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相比多了一个通信代价,因此一般分布式数据库查询优化的首要目标是通信代价。故答案为A选项。
9.在一个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集S被分片为S1和S2。S1存储在场地1的DB2数据库中;S2有两个副本,一个副本存储在场地2的SQL Server数据库中,另一个副本存储在场地3的Oracle数据库中。用户在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时,统一采用ODBC访问数据源。用户程序控制两个副本的访问顺序:先访问场地2的副本,如果失败,则转向场地3的副本。根据以上描述,判断该分布式数据库具有的透明性级别是( )(D)
A. 分片透明性
B. 位置透明性
C. 全局数据模型透明性
D. 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解析:分布透明性包括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分片透明性是最高层次,指的是用户或应用程序只对全局关系进行操作而不必考虑关系分片的情况。位置透明性是下一层次,指用户或应用程序只需了解数据分片情况,而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储场地。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指的是用户或用户程序不必了解局部场地上使用的是哪种数据模型,但是必须了解全局数据的分片情况,还需了解各片段的副本复制情况及各片断和它们副本的场地位置分配情况。由于本题中考虑到场地2和场地3的选择,所以位置对用户来说并不透明,应选D。
10.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887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