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模拟试卷2
中文选择题
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在( )阶段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A)
A. 立项
B. 设计
C. 集成
D. 运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包括以下4个阶段:①立项阶段(系统规划);②开发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③运维阶段;④消亡阶段。
其中立项阶段,即概念阶段或需求阶段,这一阶段根据用户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提出建设信息系统的初步构想,然后对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并确定立项。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含的四个阶段必须掌握,易考查选择题。
2.某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先搭建整体框架,实现用户主体需求,后续通过2~3个版本升级逐步完善,直至实现用户的全部需求。则该系统采用的开发方法是( )。(D)
A. 结构化方法
B. 面向对象方法
C. 瀑布法
D. 原型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认为,在无法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并不要求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分析,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
此知识点必须掌握,易考查选择题。
3.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包括( )。(A)
A.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
B. 人/机界面设计
C. 处理过程设计
D. 数据库设计
解析:
4.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存周期中的重要工作,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 软件需求是针对待解决问题的特征的描述
B. 绝大部分软件需求可以被验证,验证手段包括评审和测试
C. 需求分析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
D. 在资源有限时,可以通过优先级对需求进行权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是针对待解决问题的特性的描述。所定义的需求必须可以被验证。在资源有限时,可以通过优先级对需求进行权衡。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系统的边界;并详细描述出系统需求。所以B选项中“绝大部分软件需求可以被验证”是不正确的。此题为原文概念考查,必须掌握所有软件需求都可以被验证这一特性,易出选择题。
5.软件测试是( )。(D)
A. 质量保证过程的活动
B. 开发完成后的活动
C. 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活动
D. 开发和维护过程的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为了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的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即软件测试存在开发和维护过程的活动,选项A、B、C说法均不全面,故D选项正确。
6.以下关于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需求分析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并发现系统的边界
B. 软件设计是根据软件需求,产生一个软件内部结构的描述,并将其作为软件构造的基础
C. 需求分析是为了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D. 软件设计是为了描述软件架构及相关组件之间的接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软件需求分析、设计与测试。
软件测试是为了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的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需求分析在前期就已经有了,不可能是评价、改进产品质量。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概念注意考查时候不要张冠李戴。
7.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是( )活动的目标。(B)
A. 软件确认
B. 软件验证
C. 技术评审
D. 软件审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其中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等。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构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概念考查。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除了软件验证,其他的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的活动,所涉及考点,也需要大家掌握。
8.( )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A)
A. 接口
B. 多态
C. 封装
D. 继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可以将接口理解成为类的一个特例,它规定了实现此接口的类的操作方法,把真正的实现细节交由实现该接口的类去完成。
多态: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进行不同的响应,并且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
封装: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面向对象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对数据的访问或修改只能通过对象对外提供的接口进行。
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一般均为原文内容的考查,切记几个概念不要张冠李戴。
9.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类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 )和操作封装在一起。(A)
A. 属性
B. 需求
C. 对象
D. 抽象
解析:
10.封装、继承和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征,在Java开发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以下关于它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 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通过接口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B. 继承关系中共有的类属性特征均需在父类和子类中进行说明
C. 多态使得一个类实例的相同方法在不同情形有不同表现形式
D. 多态机制使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对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继承关系类属性特征在父类中具有,子类中就可以不用重复指定,所以B选项中“均需在父类和子类中进行说明”是错误的。
11.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架构模式一般在( )软件开发架构模式中使用。(B)
A. 管道/过滤器
B. 面向对象
C. 事件驱动
D. 客户/服务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软件架构模式中的面向对象模式。
面向对象模式: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将模块数据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应操作封装在更高抽象层次的数据类型或对象中。其典型应用是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
12.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操作型处理也称事务处理,强调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B. 大数据分析所需依托云计算、云储存、虚拟化等技术
C. 大数据在于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数据的增值
D.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库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801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