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机试模拟试卷361
选择题
1.下面关于嵌入式系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 嵌入式系统通常有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及低成本的要求
B. 嵌入式系统具有隐蔽性,系统中的计算机软硬件不直接呈现
C. 一些面向控制应用的嵌入式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D. 应用于过程控制、数据采集等领域的嵌入式系统不需要实时性方面的要求
解析: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数据采集、通信传输等领域,承担着测量、报警、控制、调节等任务,所以嵌入式系统都有或多或少的实时性,即必须在一个可预测和有保证的时间范围内对外部事件作出正确的反应。故本题选择D选项。
2.下面关于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消费类产品中
B.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秤、点钞机等业务类产品中
C.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产业类产品中
D. 基于可靠性方面的考虑,雷达、电子对抗等军事通信装备中-般不使用嵌入式系统
解析:嵌入式系统所涉及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家用电器、计算机外围设备、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均是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军事类应用产品事包括:火炮、导弹、智能炸弹的制导引爆等武器控制装置;坦克、舰艇、战机、无人机等军用电子装备;雷达、电子对抗、导航系统等军事通信装备。嵌入式系统在应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各种类型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故本题选择D选项。
3.嵌入式系统硬件的逻辑组成可用下图描述,图中①、②、③、④处分别是( )。
(C)
A. 运算器、用户界面、测控对象、输出接口
B. 测控对象、输出接口、运算器、用户界面
C. 输出接口、运算器、用户界面、测控对象
D. 用户界面、测控对象、输出接口、运算器
解析:参照嵌入式计算机硬件的逻辑组成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示意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处分别是输出接口、运算器、用户界面、测控对象。故本题选择C选项。
4.下面是关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处理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B)
A. 有些嵌入式系统包含多个处理器,其中负责运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处理器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B. 不同嵌入式系统中的CPU的主频都是相同的
C. 嵌入式系统中的CPU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等
D. 嵌入式系统中的CPU的性能是影响嵌入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析:有些嵌入式系统会包含多个处理器,它们各有其不同的任务,其中负责运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主处理器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其余的都是协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图形处理器、通信处理器等。CPU是任何计算机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CPU的字长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之分。嵌入式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CPU决定的。主频(CPU时钟频率)指CPU中门电路的工作频率,它决定着CPU芯片内部数据传输与操作速度的快慢。一般而言,主频越高,执行一条指令需要的时间就越短。故本题选择B选项。
5.下列关于字符集及其编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 GB2312表示汉字时使用2个字节,每个字节的最高位固定为1
B. 标准ASCII码是7位编码
C. GB18030采用不等长编码
D. UTF-16采用双字节等长编码
解析:GB2312国标字符集中包含3755个级常用汉字和3008个二级常用汉字,此外还有682个图形符号(包括拉丁字母、俄文、日文平假名与片假名、希腊字母、汉语拼音等)。这些汉字和图形符号在计算机内部都采用2字节(16个二进制位)来表示,每字节的最高位均规定为1。GB18030采用不等长的编码方法:单字节编码(128个)表示ASCII码字符,与ASCII码兼容;双字节编码(23940个)表示汉字,与GB2312保持向下兼容(GB2312中包含的所有字符GB18030中也有,且编码相同);还有约158万个四字节编码用于表示其他字符。标准ASCII码是7位编码,但由于字节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存储和处理单位,故一般仍使用一个字节来存放一个ASCII码。UTF-16采用的是双字节可变长编码。故本题选择D选项。
6.下列关于数字音频和数字视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 数字视频的数据量可压缩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B. MP3是未经压缩的数字音频
C. 固定电话通信中使用PCM编码的码率为64kb/s
D. 音频信号的量化也就是模数转换
解析:MP3是有损压缩的数字音频;由于视频信息中画面内部有很强的信息相关性,相邻画面的内容又高度连贯,再加上人眼的视觉特性,所以数字视频的数据量可压缩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固定电话通信中使用PCM编码(脉冲编码调制,率为64kb/s)。音频量化就是把每个样本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来表示,因此量化过程往往也称为A/D转换(模数转换)。故本题选择B选项。
7.从现实世界中获得数字图像的过程中,不包含在内的步骤是( )。(B)
A. 分色
B. 差分变换
C. 量化
D. 取样
解析:图像获取过程的核心是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它的处理步骤大体分为4步:①扫描将画面划分为M×N个网格,每个网格称为一个取样点。这样,一幅模拟图像就转换为MxN个取样点所组成的一个阵列。②分色将每个取样点的颜色分解成红、绿、蓝(R、G、B)3个基色,如果是灰度图像或黑白图像,则不必进行分色。③取样:测量每个取样点的每个分量(基色)的亮度值。④量化:对取样点每个分量的亮度值进行A/D转换,即把模拟量使用数字量(一般是8位至12位的正整数)来表示。故本题选择B选项。
8.关于分组交换中数据包说法错误的是( )。(D)
A. 数据包包括头部和有效载荷
B. 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包括源计算机地址、目的计算机地址、编号、校验信息和传输的数据块
C. 传输时以包为单位通过传输网络向目的计算机发送
D. 首先传输的是有效数据块(有效载荷即传输的数据块)
解析: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采用分组交换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时,源计算机把需要传输的数据(如MP3格式的一支歌曲)划分为若干块,为每块数据附加上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地址,数据块的编号、校验信息等有关信息(称为头部),组成一个个包(Packet,也称为分组),然后以包为单位通过传输网络向目的计算机发送。故本题选择D选项。
9.以下关于嵌入式处理器说法正确的是( )。(D)
A. 不是所有ARM处理器都采用RISC指令集
B. 所有ARM处理器均采用哈佛结构
C. 所有ARM处理器都支持Thumb指令集
D. 所有ARM处理器均采用指令流水线技术
解析:ARM处理器是嵌入式领域目前发展最快、技术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器之一。由于ARM采用RISC体系结构,因此其结构上的技术特征大多属于RISC技术的特征。结合ARM自身特点,ARM具有的技术特征如下:①单周期操作。②只使用加载/存储(Load/Store)指令访问内存。③指令长度固定。④三地址指令格式。⑤指令流水线技术。⑥低功耗设计。ARM处理器多数为哈佛结构。从ARMv4T架构开始,几乎所有ARM处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2361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