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末法律制度)模拟试卷4
单选题
1.《开皇律》的历史蓝本是(A)
A. 《北齐律》
B. 《北周律》
C. 《大业律》
D. 《陈律》
解析:《北齐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对后代封建法典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一部法典。隋朝在立法时,采用《北齐律》为蓝本。A选项正确。《北齐律》在古代法典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形成了12篇的法典体例;首创《名例》的法典篇目;确立“重罪十条”,为后世之“十恶”所本;确立死、流、徒、杖、鞭五刑,为隋唐最终建立新五刑奠定了基础。
2.代表唐朝立法开端的法律是(A)
A. 《武德律》
B. 《贞观律》
C. 《开皇律》
D. 《永徽律疏》
解析:《武德律》为唐高祖武德年间制定颁布,是唐朝立法开端。它以《开皇律》为基础,增加53条新格制成,其篇目“一准隋开皇之律”,也分为12篇,除对流刑和居作的刑制作了一些修改以外,没有太多变化。A选项正确。
3.《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罪”;“已发者,谓已被告言;及已配者,谓犯徒已配,而更为笞罪以上者,各重其后之事而累科之。”这规定的是(A)
A. 累犯
B. 共同犯罪
C. 自首
D. 立功
解析:唐律刑法适用上规定了累犯加重原则。累犯加重原则即犯罪已经被告发或者是已经被处以配决的情形,在这一前提条件之下又有新的犯罪发生,对其加重处罚。A选项正确。
4.唐朝中央政府内部各机构关于行政管理、行政程序及具体办事规则的规定是(D)
A. 律
B. 令
C. 格
D. 式
解析:唐朝法律形式中,式是中央政府内部各机构关于行政管理、行政程序及具体办事规则的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D选项正确。
5.关于唐朝刑事立法中自首减免刑罚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
A. 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B. 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
C. 自首者虽然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须按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
D. 对自首不彻底行为作了严格规定,分为自首不实和自首不尽
解析:在唐朝,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凡“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若越度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例”,即对侵害人身、毁坏贵重物品、偷渡关卡、私习天文等犯罪,即便投案也不能按自首处理。因为这些犯罪的后果已经不能挽回。本题选B。
6.在唐代《斗讼》的六杀制度中,在斗殴中出于激愤失手将人杀死被称作(C)
A. 谋杀
B. 故杀
C. 斗杀
D. 误杀
解析:对于杀人罪,唐代在《斗讼》中区分了“六杀”,即所谓的“谋杀”“故杀”\\
7.关于保辜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保辜制度设立的目的是准确区分伤害罪和伤害致死的杀人罪
B. 辜限内被害人死亡的,一律以杀人罪论
C. 辜限外死亡的,以伤害罪论
D. 在辜限内加害人可积极救助被害人
解析:如果辜限内以他因而死,则以伤害罪论。B选项中“一律”说法太过绝对,其余选项正确,本题选B。
8.关于唐朝的继承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分为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
B. 宗祧继承更为重要,采取嫡长子继承制
C. 财产继承实行诸子均分制
D. 女子出嫁后不享有本家财产的继承权,在室女也不例外
解析:关于唐朝的继承制度,分为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A选项正确。宗祧继承是对祖宗血脉的延续,因而更为重要,采取嫡长子继承的方式。B选项正确。财产继承实行诸子均分制,兄弟中先亡者,其子继父份,即代位继承。C选项正确。但生前立有遗嘱者,则不按法定顺序继承,采用遗嘱优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女子出嫁后不享有本家财产的继承权,但在室女可分得相当于未婚兄弟聘财的一半之财,作为置办嫁妆之用。D选项错误。但在户绝之家,女儿的继承权则很大。本题选D。
9.唐朝土地中,由被授者永远执业,子孙可继承,经特别批准可买卖交易的是(D)
A. 口分田
B. 公廨田
C. 职分田
D. 永业田
解析:均田法施行,唐朝形成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国有土地主要有口分田、职分田和公廨田,私有土地主要有永业田和部分宅地。永业田由被授者永远执业,子孙可继承,经特别批准可买卖交易。D选项正确。
10.下列关于唐朝时期御史台的表述,正确的是(A)
A. 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B. 御史台是三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御史台职能仅限于监察中央官吏
D. 御史台负责传承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
解析:唐代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A选项正确。察院的监察御史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吏,可推测出御史台的职能不限于监察中央官吏,还有地方官吏。因此C选项错误。御史台和三省相对独立。B选项错误。三省中的中书省负责传承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并不是御史台负责。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A。
11.唐代对犯有恶逆以上罪者实行(A)
A. 一复奏
B. 三复奏
C. 五复奏
D. 不复奏
解析:唐代实行死刑复奏制度,限制死刑执行。贞观初年,唐太宗将京城死刑从三复奏改为五复奏,但对于恶逆以上犯罪,只需要一复奏即可实施死刑。A选项正确。
12.宋代皇帝和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典型案例被称为(D)
A. 敕
B. 条例
C. 指挥
D. 断例
解析:敕是皇帝对特定的人和事或特定区域颁发的诏令,条例是皇帝发布的特旨,指挥是中央官署对下级官署下达的命令。断例是中桌司法机关或皇帝审断的案例,被相继沿用,成为审判案件的成例。D选项正确。
13.折杖法为宋太祖建隆四年创立,下列关于折杖法说法错误的是(A)
A. 徒刑折为臀杖,杖后释放
B. 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
C. 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
D. 笞刑、杖刑折为臀杖
解析:折杖法将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A选项错误。笞刑、杖刑折为臀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48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