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机试模拟试卷3
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二层映像功能提供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下列提供逻辑独立性的是( )。(A)
A. 外模式/模式映像
B. 模式/内模式映像
C. 内模式/外模式映像
D. 模式/模式映像
解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构成。外模式是用户可见的部分数据的存在形式;模式可以等价为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且用户不可见,是三级模式的中间部分﹔内模式对应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但是外模式可以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因此,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在数据库系统中,下列映像关系用于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的是( )(B)
A. 外模式/模式
B. 模式/内模式
C. 外模式/内模式
D. 逻辑模式/内模式
解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中的三级模式结构为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二级映像为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以及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射。模式的三个级别层次反映了模式的三个不同环境以及它们的不同要求,其中内模式处于最低层,它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存储形式。模式处于中层,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数据全局逻辑要求。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处于最外层,它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要求。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级别的抽象,它把数据的具体物理实现留给物理模式,使用户与全局设计者不必关心数据库的具体实现与物理背景。同时,它通过两级映射建立三级模式间的联系与转换,使得模式与外模式虽然并不具备物理存在,但是也能通过映射而获得其存在的实体。两级映射也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独立性,亦即数据的物理组织改变与逻辑概念改变不影响用户模式,只需调整映射方式侧可。
模式/内模式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而外模式模式保证了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
3.设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有下列活动:
Ⅰ.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Ⅱ.数据库事务概要设计
Ⅲ.应用程序概要设计
Ⅳ.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上述任务中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逻辑设计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
A. 仅Ⅰ、Ⅱ和Ⅲ
B. 仅Ⅰ、Ⅱ和Ⅳ
C. 仅Ⅱ、Ⅲ和Ⅳ
D. 以上全部
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逻辑设计阶段工作内容分为三部分: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事务概要设计、应用程序概要设计。其中Ⅳ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应该属于数据库概念设计。
4.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中,事务详细编码设计是在下列哪个阶段完成的( )。(C)
A. 系统设计
B. 需求分析
C. 实现与部署
D. 运行与维护
解析:DBAS实现与部署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建立数据库结构。(2)数据加载。(3)事务和应用程序的编码及测试。(4)系统集成、测试与试运行。(5)系统部署。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中,事务详细编码设计是在实现与部署阶段完成的。故答案为C选项。
5.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系统吞吐量的工作属于( )。(C)
A. 数据处理需求分析
B. 业务规则需求分析
C. 性能需求分析
D. 安全性需求分析
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包括数据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数据处理需求分析、业务规则需求分析)、性能需求分析(数据操作响应时间或数据访问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每秒TPS代价值)、其他需求分析(存储需求分析、安全性需求分析、备份和恢复需求分析)。故答案为C项。
6.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以及物理设计几个步骤。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物理设计活动的是( )。(D)
A. 设计数据分布策略
B. 为表设计索引
C. 设计数据分区方案
D. 用read,write原语表达事务操作
解析:数据库物理设计包括:数据库逻辑模式描述、文件组织与存取设计(选项B、C)、数据分布设计(选项A)、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故答案为D项。
7.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事务规范可以用来表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 )。(D)
A. 业务规则需求
B. 安全性需求
C. 性能需求
D. 数据处理需求
解析:数据处理需求分析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事务规范。事务规范包括事务名称、事务描述、事务所访问的数据项、事务用户。故答案为D项。
8.基于严格的、明确的需求作为软件系统开发基础的软件开发模型是( )。(A)
A. 瀑布模型
B. 快速原型模型
C. 螺旋模型
D. 结构模型
解析:根据瀑布模型6个阶段的任务可知,瀑布模型是基于严格的、明确的需求作为软件系统开发基础的软件开发模型;快速原型模型是一种快速开发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不必把前期各阶段的活动做得尽善尽美后才启动下阶段的活动;螺旋模型是将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快速模型的可修改性结合起来,引入风险评估活动。故答案为A项。
9.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了解系统所能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这属于( )。(A)
A. 性能需求分析
B. 数据需求分析
C. 功能需求分析
D. 安全需求分析
解析:性能需求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操作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和每TPS代价值。故答案为A选项。
10.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考虑系统的每TPS代价,这属于( )。(A)
A. 性能需求分析
B. 数据需求分析
C. 功能需求分析
D. 安全需求分析
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包括数据操作响应的时间或数据访问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每TPS代价值。故答案为A选项。
11.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系统规划与分析阶段,下列不属于项目规划的是( )。(A)
A. 确定系统范围和边界
B. 估算所需资源
C. 组建项目团队
D. 制定进度计划
解析:一般来说,项目规划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①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根据系统规划与定义的工作内容,具体说明项目的最终产品以及期望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目标。
②根据DBAS软件开发模型,分解和定义整个项目包括的工作活动和任务。
③估算完成该项目的规模及所需各种资源。
④制定合理的DBAS项目计划,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预测和控制方案。
故答案为A项。
12.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的描述,错误的是(A)
A. 需求分析需要在项目规划之前完成
B. 需求分析过程由需求获取、需求描述与规范说明、需求验证等步骤组成
C. 需求分析范围主要包括数据需求、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等
D. 需求分析的结果是系统设计的输入
解析:数据库系统生命周期主要有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与部署、运行与维护五个基本活动组成,需求分析是在项目规划之后
本文档预览:3600字符,共877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