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
多选题
1.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B,D)
A. 西周时期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B. 西周时期已经对贪污受贿行为作出了规定
C. 同姓不婚、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都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
D. 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本沿用了西周时期的“五听”制度
解析:西周时期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规定,将故意称为“非眚”,将过失称为“眚”。故选A项。西周时期已经规定了贪污受贿的刑事责任,具体规定在“五过”之中,“五过”即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中,惟货就是贪赃受贿而枉法。故选B项。义绝与和离是唐朝的婚姻制度,西周时期还没有这两种离婚制度。故C项错误。“五听”是西周时期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本沿用了“五听”制度。故选D项。
2.下列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 )。(A,B,C)
A. 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B. 类推制度就是指“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C. 犯十恶者,累犯加重处罚
D. 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
解析:公罪即官吏因公事而犯的罪,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故A项错误。唐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注意: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故B项错误。唐朝对犯盗罪或重于盗罪的犯罪,且犯三次以上的盗罪或重于盗罪的犯罪采取累犯加重原则。故C项错误。唐朝对于共同犯罪,以造意犯为首犯。故D项正确。
3.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A,B,C,D)
A. 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处以重刑
B. 卑亲属对尊亲属是否适用正当防卫
C. 子孙违反教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D. 干名犯义条款是否予以废除
解析:备选项都属于正确答案。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除了备选项列出的四个焦点外,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存留养亲”制度。
4.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 )。(A,C,D)
A. 春秋决狱
B. 服制定罪
C. 亲亲相隐
D. 秋冬行刑
解析: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德主刑辅、春秋决狱、秋冬行刑、上请、录囚、三纲法律化和亲亲相隐,而服制定罪是晋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故选A项、C项和D项。
5.下列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B)
A. 宋朝行政中枢的总汇是中书门下,而不是中书省
B. 宋朝在官吏管理上实行差遣制
C. 宋朝最重要的立法活动是编制《宋刑统》
D. 宋朝首次出现了凌迟刑
解析:C项错在:宋朝最重要的立法活动是编敕和编例,而不是编制《宋刑统》。D项错在:凌迟刑首次出现于五代,而不是宋朝。
6.在中国近代史上,采取“民商分立”民事立法体例的政权有( )。(B,D)
A. 南京临时政府
B. 清末政府
C. 南京国民政府
D. 北洋政府
解析:在中国近代史上,采取“民商分立”民事立法体例的政权有两个,一个是清末政府,一个是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而南京临时政府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7.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耻辱刑的刑罚是( )。(A,C,D)
A. 髡刑
B. 宫刑
C. 完刑
D. 耐刑
解析:秦汉时期的耻辱刑包括髡刑(剃去犯人头发)、耐刑(剃去犯人鬓须)、完刑(保留发肤免髡剃)。秦汉时期的耻辱刑多作为附加刑适用,如“髡钳城旦春”“耐为鬼薪”“完城旦”等。可见,选A、C、D项。宫刑为奴隶制五刑之一,并非耻辱刑,故不选B项。
8.清末修律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的民法编有( )。(A,C,D)
A. 总则编
B. 继承编
C. 债权编
D. 物权编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共分为五编:总则、债权、物权、亲属和继承。总则、债权、物权三编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亲属和继承两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但礼学馆是主要起草机构。
9.下列属于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行政法规是( )。(A,B,C)
A. 《蒙古律例》
B. 《台湾善后事宜》
C. 《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D. 《钦定八旗则例》
解析:清朝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这些法规主要包括:《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苗汉杂居章程》《湘苗事宜》《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又称为《西宁番子治罪条例》或《番例条款》)《钦定西藏章程》《西藏禁约十二事》《台湾善后事宜》,等等。可见,选A、B、C项。不选D项,因为满洲八旗贵族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钦定八旗则例》自然不能视为少数民族方面的法规。
10.唐朝的法律形式有( )。(A,D)
A. 格
B. 比
C. 条法事类
D. 律
解析:唐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格、式四种。故选A项和D项。比是汉朝的法律形式,条法事类是宋朝的法律形式。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有( )。(A,C,D)
A. 沈命罪
B. 出界罪
C. 群饮酒罪
D. 通行饮食罪
解析:汉代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包括沈命、见知故纵、群饮酒和通行饮食四罪。可见,选A、C、D项。出界罪是汉代危害中央集权制的犯罪,故不选B项。
12.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D)
A.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
B. 《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74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