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法理学(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
多选题
1.法律不是万能的,导致法律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有( )。(A,B,C,D)
A. 法律的实现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
B. 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
C.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制约和影响
D. 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调整
解析: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具有局限性,这体现在:
(1)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法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对有些社会关系而言,法并不是有效的调整手段,比如人们的思想、信仰或私生活方面,就不宜采取法律手段加以调控。
(2)法的特性与社会生活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法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特征,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是具体的和不断变化的。法还具有保守性,它总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变化,而立法者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也会使法律存在着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3)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制约。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立法者,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即使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执行和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如果没有具备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法律再好,其作用也是难以发挥的。另外,法律的实施还需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遵守和支持,如果社会成员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缺乏自觉遵守法律的思想道德风尚和习惯,法律也不可能有效地实施。
(4)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法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执法机关的工作状况、各级领导干部及普通公民的法律观、传统法律文化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法的实施形成制约。
可见,备选项应全选。
2.法在与相近的社会规范,如道德、宗教、政策等相比较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特殊象征和标志有哪些?( )(B,C,D)
A. 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B.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C.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D. 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解析:法的特征是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但道德、宗教、政策等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规范性不是法独有的特征,A选项不正确。
3.法律推理的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下列情况中,需要使用辩证推理的有( )。(A,B,C,D)
A. 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
B. 出现法律空隙或漏洞
C. 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
D. 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解析:当发生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出现法律空隙或漏洞,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等情况时,就需要使用辩证推理来解决有关法律问题。掌握辩证推理的关键是要明确,只有在作为形式推理的两个前提——法律和事实至少有一个不确定时,确定它们的过程就是辩证推理(实质推理)。题中A、B、C、D项都是法律不确定的情况,因此要运用辩证推理。
4.下列选项正确地表达了法律与政治的关系的是( )。(A,B)
A. 近现代法治的实质和精义在于控权,即对权力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的强调
B. 不被法完全控制的权力活动领域是可能存在的
C. 法表述和确认国家权力,以赋予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形式强化和维护国家权力,因此,这与法控制、约束国家权力形成了悖论
D.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和前提
解析:法既以赋予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国家权力,又将国家权力控制和约束在合法性的范围内,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C、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5.下列哪些领域的法律体现了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A,B,C,D)
A. 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
B. 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法律
C. 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规定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的法律
D. 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的法律
解析:法在社会事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体现在: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法律;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规定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的法律;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的法律等诸多方面。
6.下列命题正确的有哪些?( )(A,B)
A. 法律意识不是消极地被社会存在所决定
B. 法律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 法律意识必定走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D. 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必然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解析: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意识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虽然法律意识往往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不必然走在经济发展的后面。C项表述错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必然要借助法律手段,但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还可以通过政治、政策等法律之外的方式来实现,出于各种原因,统治阶级即便是为了强化统治,也不必然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故D项错误。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
A. 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
B.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意味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C. 国家意志并不必然表现为法
D. 国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条件
解析: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法是一元的,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国家意志不仅体现为法,还体现为道德、伦理等多方面;法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以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为前提条件的。
8.某机关工勤人员赵某在一次公务活动中玩忽职守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对之进行立案。赵某认为自己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刑法规定不应构成玩忽职守罪。检察机关则认为赵某从事的是公务活动,应构成玩忽职守罪。案件侦查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赵某聘请的律师刘某认为该解释不应溯及以前行为。上述案件中,属于法律解释的有( )。(A,B,C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033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